基于灰色理论的PPP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以NY建筑废弃物项目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本文结构 | 第12页 |
1.4 本文主要概念 | 第12-14页 |
1.4.1 PPP模式 | 第12-13页 |
1.4.2 风险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2.1 国外PPP项目风险研究 | 第14-15页 |
2.2 国内PPP项目风险研究 | 第15-17页 |
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3 理论研究 | 第18-31页 |
3.1 PPP项目风险研究 | 第18-23页 |
3.1.1 风险识别方法 | 第18-19页 |
3.1.2 风险分类 | 第19-22页 |
3.1.3 风险评估方法 | 第22-23页 |
3.2 灰色理论介绍 | 第23-25页 |
3.2.1 灰色理论起源与定义 | 第23-24页 |
3.2.2 灰色理论的应用 | 第24-25页 |
3.2.3 理论选择依据 | 第25页 |
3.3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第25-31页 |
3.3.1 风险评估的原则 | 第25-26页 |
3.3.2 风险权重的确定 | 第26-28页 |
3.3.3 风险灰色评价权矩阵计算 | 第28-29页 |
3.3.4 综合评价 | 第29-31页 |
4 案例研究 | 第31-47页 |
4.1 案例介绍 | 第31-34页 |
4.2 风险识别 | 第34-36页 |
4.2.1 敏感性分析 | 第34页 |
4.2.2 风险分类与分层 | 第34-36页 |
4.3 风险权重的确定 | 第36-40页 |
4.4 确定风险等级 | 第40-41页 |
4.5 确定风险等级灰类 | 第41-42页 |
4.6 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 | 第42-43页 |
4.7 综合评价 | 第43-44页 |
4.8 应对之策 | 第44-4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5.1 结论 | 第47页 |
5.2 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