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引言 | 第16页 |
1.2 自然语言理解的概述 | 第16-18页 |
1.3 多义词词义消歧的概述 | 第18-20页 |
1.3.1 多义词词义消歧的概念与应用 | 第18页 |
1.3.2 多义词词义消歧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8-20页 |
1.4 多义词词义消歧方法的分类 | 第20-21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多义词消歧的理论和语料库的构建 | 第22-34页 |
2.1 互信息 | 第22-23页 |
2.2 依存句法分析 | 第23-27页 |
2.2.1 依存句法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2.2.2 上下文窗口 | 第25-27页 |
2.3 概念从属理论 | 第27-28页 |
2.3.1 概念从属理论的基本思想 | 第27页 |
2.3.2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第27-28页 |
2.4 语料库 | 第28-33页 |
2.4.1 《知网》 | 第28-31页 |
2.4.2 多义词消歧语料库 | 第31-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多义词消歧模型的构建 | 第34-52页 |
3.1 多义词词义消歧 | 第34-35页 |
3.1.1 多义词 | 第34-35页 |
3.1.2 多义词词义消歧问题的提出 | 第35页 |
3.2 多义词引起的歧义现象及其处理 | 第35-43页 |
3.2.1 完成时态的词语多义词歧义处理 | 第36-39页 |
3.2.2 名词或形容词修饰的多义词歧义处理 | 第39-40页 |
3.2.3 通过基于知识的方法对多义词进行歧义处理 | 第40-43页 |
3.3 多义词中可以简化的词语 | 第43-45页 |
3.3.1 兼类词中可以简化的词语 | 第43-44页 |
3.3.2 相同词类中可以简化的词语 | 第44-45页 |
3.4 消歧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 第45-46页 |
3.5 预处理模块 | 第46-47页 |
3.6 上下文获取模块 | 第47-50页 |
3.6.1 依存句法分析 | 第47-48页 |
3.6.2 特征词的获取 | 第48-5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多义词消歧模型的实现 | 第52-70页 |
4.1 基于统计和知识相结合的词义识别模型的总体设计 | 第52-56页 |
4.2 词语相似度计算 | 第56-58页 |
4.3 上下文相关度计算 | 第58-60页 |
4.4 消歧模块 | 第60-65页 |
4.4.1 词语相似度计算子模块 | 第61-62页 |
4.4.2 上下文相关度计算子模块 | 第62-63页 |
4.4.3 知识分析子模块 | 第63-65页 |
4.5 实例分析 | 第65-6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多义词消歧模型在机械产品中的应用 | 第70-78页 |
5.1 获取客户需求 | 第70-71页 |
5.2 多义词消歧模型在客户需求中的应用 | 第71-72页 |
5.3 多义词消歧模型在传动系统中的需求分析 | 第72-76页 |
5.3.1 传动系统的描述 | 第72-73页 |
5.3.2 山地自行车需求分析中的消歧现实 | 第73-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8-80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8-79页 |
6.2 论文研究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