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 引言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述 | 第11-13页 |
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 | 第12-13页 |
1.2.2 WSN中的重要技术 | 第13页 |
1.3 WSN中时间同步技术概述 | 第13-15页 |
1.3.1 WSN时间同步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2 WSN时间同步技术研究要点与评价指标 | 第14-15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篇章结构 | 第15-16页 |
二 WSN中时间同步算法的研究与分析 | 第16-29页 |
2.1 WSN中时间同步的重要性 | 第16-18页 |
2.1.1 时间同步对WSN性能的影响 | 第16-17页 |
2.1.2 设计时间同步协议时考虑的因素 | 第17-18页 |
2.2 WSN节点时钟同步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2.2.1 节点时钟模型 | 第18-19页 |
2.2.2 节点时钟同步模型 | 第19页 |
2.3 WSN中时间同步的基本机制 | 第19-23页 |
2.3.1 接收者—接收者同步 | 第20页 |
2.3.2 发送者—接收者同步 | 第20-23页 |
2.4 典型的WSN时间同步算法 | 第23-28页 |
2.4.1 RBS时间同步协议 | 第23-24页 |
2.4.2 TPSN时间同步协议 | 第24-26页 |
2.4.3 FTSP泛洪时间同步协议 | 第26-27页 |
2.4.4 常见的WSN时间同步算法比较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三 一种WSN时间同步协议的改进算法 | 第29-39页 |
3.1 改进算法I-TPSN概述 | 第29-33页 |
3.1.1 TPSN算法的改进思想 | 第30-31页 |
3.1.2 I-TPSN算法优化设计 | 第31-33页 |
3.2 仿真平台的建立 | 第33-38页 |
3.2.1 NS2的扩展 | 第34-35页 |
3.2.2 I-TPSN协议的移植 | 第35-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四 协议仿真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39-47页 |
4.1 OTcl仿真脚本语言的编写 | 第39-41页 |
4.1.1 模拟对象的建立 | 第39-40页 |
4.1.2 仿真场景的布置 | 第40-41页 |
4.2 NS2仿真辅助以及仿真结果分析工具 | 第41-43页 |
4.2.1 动画显示工具NAM(Network Animater) | 第41页 |
4.2.2 文档处理工具 | 第41-42页 |
4.2.3 分析结果的绘图工具 | 第42-43页 |
4.3 TPSN改进算法的实验以及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4.3.1 同步误差分析 | 第44-45页 |
4.3.2 算法的能耗分析 | 第45页 |
4.3.3 仿真结果的总结 | 第45-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五 时间同步算法在硬件平台上的实现 | 第47-56页 |
5.1 硬件平台搭建 | 第47-49页 |
5.1.1 CC2530芯片介绍 | 第47-48页 |
5.1.2 基于CC2530硬件平台组成 | 第48-49页 |
5.2 IAR EW开发环境 | 第49-51页 |
5.2.1 IAR EW8051开发软件简介 | 第49-50页 |
5.2.2 ZigBee协议栈 | 第50-51页 |
5.3 实现节点同步实验过程以及结果分析 | 第51-55页 |
5.3.1 节点组网过程分析 | 第51-53页 |
5.3.2 节点同步 | 第53-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六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