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安全技术论文

铁路线路安全标准的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4-16页
    1.1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第15-16页
2 国外铁路线路安全管理现状第16-39页
    2.1 美国第16-27页
        2.1.1 美国铁路安全管理体系第16-21页
        2.1.2 美国铁路线路安全标准第21-27页
    2.2 欧盟第27-35页
        2.2.1 欧盟铁路安全管理体系第27-31页
        2.2.2 欧盟铁路基础设施互通性技术规范第31-33页
        2.2.3 欧盟铁路主要国家安全监管体系第33-35页
    2.3 其他国家地区第35-37页
        2.3.1 日本第35-36页
        2.3.2 俄罗斯第36-37页
        2.3.3 加拿大第37页
        2.3.4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3 我国铁路线路安全管理现状第39-48页
    3.1 我国铁路法规体系第39-40页
        3.1.1 国家法律第39页
        3.1.2 行政法规第39页
        3.1.3 部门规章第39-40页
    3.2 我国铁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第40-44页
        3.2.1 铁路建设源头质量保障机制第41-42页
        3.2.2 铁路运营安全检测、监测及监控机制第42-43页
        3.2.3 铁路安全监管体系第43页
        3.2.4 铁路应急救援体系第43-44页
    3.3 我国铁路线路安全管理不足之处第44-47页
        3.3.1 权责不平衡第44-45页
        3.3.2 技术能力不足第45页
        3.3.3 速度等级复杂第45-46页
        3.3.4 技术要求不明确、不完整第46页
        3.3.5 安全检查不适宜第46-47页
        3.3.6 检查数据不公开第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4 铁路线路安全风险分析与防控第48-55页
    4.1 安全风险和风险防控第48-50页
        4.1.1 安全风险及风险防控的含义第48-49页
        4.1.2 铁路运营风险管理的意义第49-50页
    4.2 铁路线路安全风险分析第50-53页
        4.2.1 轨道几何偏差第50-51页
        4.2.2 钢轨伤损第51-52页
        4.2.3 轨枕伤损第52页
        4.2.4 道岔伤损第52页
        4.2.5 联结零件伤损第52-53页
        4.2.6 道床病害第53页
        4.2.7 侵入限界第53页
    4.3 铁路线路安全风险防控第53-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5 铁路线路安全标准设计第55-59页
    5.1 设计基本原则第55-56页
        5.1.1 线路速度等级划分第55-56页
        5.1.2 线路设备合格评定第56页
        5.1.3 违规责任及处罚标准第56页
    5.2 关键要素及确立依据第56-58页
        5.2.1 关键要素第56-57页
        5.2.2 确立依据第57-58页
    5.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6 铁路线路安全标准建议第59-73页
    6.1 线路速度分级管理第59页
    6.2 铁路线路设备技术状态要求第59-70页
        6.2.1 线路参数第59-61页
        6.2.2 轨道状态第61-66页
        6.2.3 轮轨相互作用参数第66页
        6.2.4 建筑限界第66-67页
        6.2.5 检查要求第67-70页
    6.3 铁路线路合格评定流程第70-71页
        6.3.1 铁路线路主要设备合格评定第70-71页
        6.3.2 铁路线路运营前系统安全评估第71页
        6.3.3 铁路线路运营期安全检查第71页
    6.4 其他要求第71-72页
        6.4.1 信息公开第71页
        6.4.2 违规责任第71-72页
        6.4.3 豁免处置第72页
        6.4.4 处罚标准第72页
    6.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7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7.1 结论第73-74页
    7.2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第77-7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页第78-79页
详细摘要第7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平转法桥梁施工球铰分析及控制研究
下一篇:面向领域应用的空间域和频域分解模式并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