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田微生物代谢产物驱油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1.2 MEOR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8-11页 |
1.3 微生物驱油技术机理 | 第11-12页 |
1.3.1 微生物的自身作用 | 第11页 |
1.3.2 微生物调剖机理 | 第11页 |
1.3.3 降解原油机理 | 第11页 |
1.3.4 生物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 | 第11-12页 |
1.3.5 生物聚合物作用机理 | 第12页 |
1.3.6 生物气作用机理 | 第12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试验区块概况及地质建模 | 第14-18页 |
2.1 地质概况 | 第14页 |
2.2 地质建模及模拟参数 | 第14-18页 |
2.2.1 地质建模 | 第14-15页 |
2.2.2 组分模型 | 第15页 |
2.2.3 历史拟合 | 第15-18页 |
第三章 微生物菌种的筛选与评价 | 第18-33页 |
3.1 实验菌种 | 第1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18-21页 |
3.3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3.4 菌种的分离与纯化 | 第21-27页 |
3.4.1 培养基配方 | 第21页 |
3.4.2 实验步骤 | 第21页 |
3.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1-27页 |
3.5 菌种的复筛与评价 | 第27-31页 |
3.5.1 产聚合物菌种复筛与性能评价 | 第27-28页 |
3.5.2 产表面活性剂菌种复筛与性能评价 | 第28-31页 |
3.6 扩大发酵工艺参数 | 第31-33页 |
第四章 低渗透油田微生物驱室内实验研究 | 第33-39页 |
4.1 微生物复合体系生长规律研究 | 第33-34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4.1.2 实验步骤 | 第33页 |
4.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34页 |
4.2 微生物用量对驱油效果影响研究 | 第34-36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4.2.2 实验步骤 | 第35页 |
4.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5-36页 |
4.3 微生物浓度对驱油效果影响研究 | 第36-37页 |
4.3.1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4.3.2 实验步骤 | 第36-37页 |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7页 |
4.4 微生物注入时机对驱油效果影响研究 | 第37-39页 |
4.4.1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4.4.2 实验步骤 | 第37-38页 |
4.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8-39页 |
第五章 低渗透油田微生物驱数值模拟研究 | 第39-51页 |
5.1 深度调剖的影响 | 第39-41页 |
5.2 不同方案单井生产动态 | 第41-46页 |
5.2.1 C1井生产曲线 | 第41-43页 |
5.2.2 C2井生产曲线 | 第43-45页 |
5.2.3 C3井生产曲线 | 第45-46页 |
5.3 方案设计与效果评价 | 第46-51页 |
5.3.1 方案设计 | 第46-47页 |
5.3.2 效果预测 | 第47-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