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序言 | 第12-15页 |
一、我国金融监管模式历史发展及现行"一行三会"职责 | 第15-19页 |
(一) 我国金融监管模式历史发展 | 第15-16页 |
1、零监管时代 | 第15-16页 |
2、混业经营单一监管时代 | 第16页 |
3、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时代 | 第16页 |
(二) "一行三会"具体职责 | 第16-19页 |
1、中国人民银行具体职责 | 第16-17页 |
2、银监会具体职责 | 第17-18页 |
3、保监会具体职责 | 第18页 |
4、证监会具体职责 | 第18-19页 |
二、金融监管模式理论及域外实践经验 | 第19-28页 |
(一) 金融监管模式理论 | 第19-21页 |
1、机构监管、功能监管、目标监管 | 第19-20页 |
2、多头监管、统一监管 | 第20页 |
3、监管模式理论优劣分析 | 第20-21页 |
(二) 域外实践经验 | 第21-28页 |
1、美国监管模式介绍 | 第21-23页 |
2、英国和澳大利亚金融监管模式介绍及对比 | 第23-27页 |
3、域外发展模式经验借鉴 | 第27-28页 |
三、现行"一行三会"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分析 | 第28-32页 |
(一) 我国现行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1、影子银行监管真空 | 第28页 |
2、金融集团监管重叠 | 第28-29页 |
3、联席会议形同虚设 | 第29页 |
(二) 出现众多监管问题的法律分析 | 第29-32页 |
1、法律地位不独立 | 第29-30页 |
2、行政级别影响监管 | 第30-31页 |
3、联席会议难落实 | 第31-32页 |
四、我国"一行三会"改革路径 | 第32-40页 |
(一) 我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 | 第32-34页 |
1、单一监管和双峰监管之选 | 第32-33页 |
2、"英双峰"和"澳双峰"之选 | 第33-34页 |
(二) 明确我国金融监管目标 | 第34-35页 |
1、维护金融系统稳定 | 第34-35页 |
2、规范金融机构行为保护消费者利益 | 第35页 |
(三) 我国"一行三会"改革之路 | 第35-40页 |
1、加强监管部门协调 | 第35-37页 |
2、机构改革,法律先行 | 第37-38页 |
3、明确监管主体,整合监管机构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