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0-3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0-22页 |
1.2 经济现代化及俄罗斯现代化问题研究的主要进展与问题 | 第22-29页 |
1.2.1 经济现代化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论 | 第22-24页 |
1.2.2 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研究的主要共识及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第24-29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9-31页 |
1.3.1 结构安排与基本内容 | 第29页 |
1.3.2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29-30页 |
1.3.3 研究的方法 | 第30-31页 |
第2章 经济现代化:理论与分析框架 | 第31-48页 |
2.1 经济现代化内涵 | 第31-35页 |
2.1.1 广义经济现代化 | 第31-32页 |
2.1.2 狭义经济现代化 | 第32-35页 |
2.2 经济现代化的模式 | 第35-38页 |
2.2.1 经济现代化理论模式 | 第35页 |
2.2.2 经济现代化经验模式 | 第35-38页 |
2.3 经济现代化的衡量指标 | 第38-44页 |
2.3.1 评价指标原则和指标体系 | 第38-39页 |
2.3.2 经济现代化水平评价模型 | 第39-44页 |
2.4 政府主导型经济现代化及其有效运行的条件 | 第44-47页 |
2.4.1 高效能政府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政府作用机制 | 第44-46页 |
2.4.2 发育良好的公民社会 | 第46页 |
2.4.3 有利的外部环境 | 第46-4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俄罗斯政府主导型经济现代化特质 | 第48-73页 |
3.1 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与政府主导作用的内生化 | 第48-51页 |
3.1.1 转型后经济现代化的停顿与社会对政府作用的需求变化(1992-2000) | 第48页 |
3.1.2 普京主导重新启动俄罗斯经济现代化进程(2000-2008) | 第48-49页 |
3.1.3 经济现代化的实施阶段(2008—至今) | 第49-51页 |
3.2 俄罗斯政府主导型经济现代化的目标及表现 | 第51-55页 |
3.2.1 俄罗斯政府主导型经济现代化的目标 | 第51页 |
3.2.2 俄罗斯经济现代化政府主导的表现 | 第51-55页 |
3.3 俄罗斯政府主导经济现代化水平测量 | 第55-65页 |
3.3.1 经典经济现代化水平 | 第56-59页 |
3.3.2 第二次经济现代化水平 | 第59-62页 |
3.3.3 综合经济现代化水平 | 第62-65页 |
3.4 俄罗斯选择政府主导型经济现代化的原因 | 第65-72页 |
3.4.1 直接原因: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 | 第65-67页 |
3.4.2 根本原因:强国梦想 | 第67-68页 |
3.4.3 政府主导的可行性 | 第68-7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4章 俄罗斯经济现代化当前存在的问题 | 第73-117页 |
4.1 经济增长方式偏离经济现代化要求 | 第73-83页 |
4.1.1 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低 | 第73-78页 |
4.1.2 能源使用效率低 | 第78-83页 |
4.2 经济发展模式缺乏可持续性 | 第83-93页 |
4.2.1 经济增长对能源依赖严重 | 第83-84页 |
4.2.2 贸易能源化特征明显,竞争力不足 | 第84-89页 |
4.2.3 创新绩效低 | 第89-93页 |
4.3 经济结构难有新突破 | 第93-116页 |
4.3.1 产业结构失衡 | 第93-109页 |
4.3.2 收入分配失衡 | 第109-112页 |
4.3.3 资源配置主导方错位 | 第112-11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5章 普京治下经济现代化进展迟缓的原因 | 第117-152页 |
5.1 低效的政府主导机制 | 第117-133页 |
5.1.1 政府理性不足 | 第117-123页 |
5.1.2 政府自主性不足 | 第123-131页 |
5.1.3 政府自律不足 | 第131-133页 |
5.2 公民社会与经济现代化融合度较低 | 第133-136页 |
5.2.1 公民社会的服务功能不明显 | 第134页 |
5.2.2 公民社会对政府权力制衡有限 | 第134-136页 |
5.3 不利的经济现代化外部环境 | 第136-151页 |
5.3.1 大国关系:美欧对俄制裁及其影响 | 第136-145页 |
5.3.2 后苏联空间:欧亚经济联盟进程缓慢 | 第145-149页 |
5.3.3 全球经济发展缓慢 | 第149-1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51-152页 |
第6章 俄罗斯政府主导型经济现代化未来政策选择 | 第152-160页 |
6.1 提高政府主导机制的有效性 | 第152-153页 |
6.1.1 加强政府能力建设 | 第152页 |
6.1.2 协调控制各利益集团 | 第152-153页 |
6.2 营造竞争性市场环境,发展创新经济 | 第153-156页 |
6.2.1 减少对市场的干预 | 第154页 |
6.2.2 培育竞争性市场机制 | 第154-155页 |
6.2.3 发展创新经济,摆脱能源依赖 | 第155-156页 |
6.3 加快公民社会的发展 | 第156-158页 |
6.3.1 壮大中产阶级 | 第156-157页 |
6.3.2 培育参与型公民文化 | 第157-158页 |
6.3.3 加强政府对公民社会的引导 | 第158页 |
6.4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158-159页 |
6.4.1 协调大国关系 | 第158页 |
6.4.2 协调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系 | 第158-159页 |
6.4.3 加强与中国的友好往来 | 第15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59-160页 |
第7章 俄罗斯政府主导型经济现代化对中国的启示 | 第160-164页 |
7.1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第160-162页 |
7.1.1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 第160-161页 |
7.1.2 加强政府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161-162页 |
7.2 保障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162-163页 |
7.2.1 做好大国外交关系 | 第162-163页 |
7.2.2 做好周边外交 | 第163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63-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164-172页 |
致谢 | 第172-17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74-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