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 1.1 新加坡自然地理概况 | 第9-10页 |
| 1.1.1 地理概况 | 第9页 |
| 1.1.2 自然环境 | 第9页 |
| 1.1.3 自然保护区概况 | 第9-10页 |
| 1.2 新加坡卵形蛛科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2-14页 |
| 2.1 采集方法 | 第12页 |
| 2.2 物种鉴定、描述、拍照与绘图 | 第12-13页 |
| 2.2.1 鉴定 | 第12页 |
| 2.2.2 描述 | 第12页 |
| 2.2.3 拍照与绘图 | 第12-13页 |
| 2.3 常用中英文名称及缩写 | 第13页 |
| 2.4 文献来源 | 第13页 |
| 2.5 标本保存 | 第13-14页 |
| 第3章 卵形蛛科形态特征 | 第14-17页 |
| 3.1 头胸部(图 1) | 第14-15页 |
| 3.2 腹部(图 2) | 第15页 |
| 3.3 外生殖器(图 3) | 第15-17页 |
| 3.3.1 触肢器 | 第15页 |
| 3.3.2 雌性生殖区 | 第15-17页 |
| 第4章 种类记述 | 第17-44页 |
| 4.1 阿帕蛛属Aposphragisma Thoma, 2014 | 第17-18页 |
| 4.1.1 萨氏阿帕蛛Aposphragisma salewskii Thoma, 2014(图 4–5) | 第17-18页 |
| 4.1.2 斯坦阿帕蛛Aposphragisma stannum Thoma, 2014 | 第18页 |
| 4.2 加马蛛属Gamasomorpha Karsch, 1881 | 第18-25页 |
| 4.2.1 武吉知马加马蛛Gamasomorpha bukittimah sp. nov.(图 6–9) | 第18-20页 |
| 4.2.2 骆驼加马蛛Gamasomorpha camelina Simon, 1893 | 第20页 |
| 4.2.3 集水区加马蛛Gamasomorpha catchment sp. nov.(图 10–14) | 第20-21页 |
| 4.2.4 扁平加马蛛Gamasomorpha flata sp. nov.(图 15–16) | 第21页 |
| 4.2.5 无眠加马蛛Gamasomorpha insomnia Eichenberger, 2012(图 17–20) | 第21-22页 |
| 4.2.6 拉加马蛛Gamasomorpha lalana Suman, 1965(图 21–25) | 第22-23页 |
| 4.2.7 南洋加马蛛Gamasomorpha nanyang sp. nov.(图 26–30) | 第23-24页 |
| 4.2.8 污加马蛛Gamasomorpha squalens Eichenberger, 2012 | 第24-25页 |
| 4.3 弱斑蛛属Ischnothyreus Simon, 1893 | 第25-36页 |
| 4.3.1 暗弱斑蛛Ischnothyreus an Tong & Li, 2016(图 31–33) | 第25-26页 |
| 4.3.2 褐色弱斑蛛Ischnothyreus brunneus Tong & Li, 2016(图 34–37) | 第26-27页 |
| 4.3.3 楔形弱斑蛛Ischnothyreus cuneatus sp. nov.(图 37–38) | 第27-28页 |
| 4.3.4 指状弱斑蛛Ischnothyreus dactylinus Tong & Li, 2016(图 39–41) | 第28-29页 |
| 4.3.5 鞭螯弱斑蛛Ischnothyreus flagellichelis Xu 1989 | 第29页 |
| 4.3.6 舌状弱斑蛛Ischnothyreus lingulatus sp. nov.(图 42) | 第29-30页 |
| 4.3.7 柔弱弱斑蛛Ischnothyreus molluscus sp. nov.(图 43–44) | 第30-31页 |
| 4.3.8 苍白弱斑蛛Ischnothyreus pallidius sp. nov.(图 45) | 第31页 |
| 4.3.9 盾弱斑蛛Ischnothyreus peltifer (Simon 1892) | 第31-32页 |
| 4.3.10 碗形弱斑蛛Ischnothyreus poculum Tong & Li, 2016(图 46–48) | 第32-33页 |
| 4.3.11 蜿蜒弱斑蛛Ischnothyreus serpentinum Saaristo, 2001(图 49–51) | 第33-34页 |
| 4.3.12 新加坡弱斑蛛Ischnothyreus singapore sp. nov.(图 52) | 第34页 |
| 4.3.13 盖弱斑蛛Ischnothyreus tectorius Tong & Li, 2016(图 53–55) | 第34-36页 |
| 4.4 巨膝蛛属Opopaea Simon, 1892 | 第36-38页 |
| 4.4.1 端斑巨膝蛛Opopaea apicalis Simon, 1893(图 56) | 第36-37页 |
| 4.4.2 耳状巨膝蛛Opopaea aurita sp. nov.(图 57–60) | 第37-38页 |
| 4.4.3 斑巨膝蛛Opopaea punctata (O. P.-Cambridge 1872) | 第38页 |
| 4.5 膨须蛛属Prethopalpus Baehr et al., 2012 | 第38-41页 |
| 4.5.1 美丽膨须蛛Prethopalpus bellus sp. nov.(图 61–62) | 第39页 |
| 4.5.2 集水区膨须蛛Prethopalpus catchment sp. nov.(图 63) | 第39-40页 |
| 4.5.3 帕杭膨须蛛Prethopalpus pahang Baehr, 2012(图 64–66) | 第40-41页 |
| 4.5.4 施氏膨须蛛Prethopalpus schwendingeri Baehr, 2012 | 第41页 |
| 4.6 喜菲蛛属Xyphinus Simon, 1893 | 第41-44页 |
| 4.6.1 拜尔喜菲蛛Xyphinus baehrae Kranz-Baltensperger, 2014 | 第41页 |
| 4.6.2 卡氏喜菲蛛Xyphinus karschi(B?senberg & Strand, 1906)(图 67–69) | 第41-42页 |
| 4.6.3 豪猪喜菲蛛Xyphinus hystrix Simon, 1893(图 70–73) | 第42-44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图版 | 第49-119页 |
| 致谢 | 第119-120页 |
| 个人简历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