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引导的高效视频解码及显示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5-19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系统结构及相关背景知识 | 第22-36页 |
2.1 人类视觉系统 | 第22-31页 |
2.1.1 人眼的构造 | 第22-28页 |
2.1.2 人类视觉功能 | 第28-29页 |
2.1.3 视线和视野 | 第29-30页 |
2.1.4 强度与对比 | 第30-31页 |
2.2 注意力引导的视频高效解码系统结构 | 第31-3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注意力引导的视频高效解码及显示 | 第36-54页 |
3.1 H.264 标准 | 第36-38页 |
3.1.1 H.264 标准简介 | 第36-37页 |
3.1.2 H.264 解码器的选择 | 第37-38页 |
3.2 流媒体传输 | 第38-39页 |
3.3 多个数据流的帧融合 | 第39-43页 |
3.4 基于时间冗余的背景区域高分辨重建 | 第43-53页 |
3.4.1 SURF图像配准 | 第44-46页 |
3.4.2 遗传算法 | 第46-49页 |
3.4.3 目标函数的优化 | 第49-51页 |
3.4.4 目标函数的优化实验 | 第51-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视频质量评价方法 | 第54-65页 |
4.1 视频主观质量评价方法 | 第54页 |
4.2 视频客观质量评价方法 | 第54-56页 |
4.2.1 PSNR | 第54-55页 |
4.2.2 SSIM | 第55-56页 |
4.3 基于注意力特性的视频客观质量评价方法 | 第56-59页 |
4.4 基于注意力特性的视频客观质量评价方法实验 | 第59-64页 |
4.5 本章总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对比实验 | 第65-73页 |
5.1 系统搭建 | 第65-66页 |
5.2 系统展示 | 第66-67页 |
5.3 系统实验 | 第67-71页 |
5.4 码率有限条件下本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效果对比 | 第71-72页 |
5.5 本章总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6页 |
6.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第73-74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