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6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理论 | 第18-32页 |
2.1 信用卡概述 | 第18-20页 |
2.1.1 信用卡含义与特征 | 第18页 |
2.1.2 信用卡业务模式及发展趋势 | 第18-20页 |
2.2 信用卡风险类型及产生原因 | 第20-23页 |
2.2.1 信用卡风险类型 | 第21页 |
2.2.2 信用卡信用风险产生原因 | 第21-23页 |
2.3 监管当局关于商业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的规定 | 第23-26页 |
2.3.1 巴塞尔协议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规定 | 第23-24页 |
2.3.2 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的规定 | 第24-26页 |
2.4 商业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度量的方法 | 第26-32页 |
2.4.1 经验判断与信用评级法 | 第26-27页 |
2.4.2 决策树方法 | 第27-29页 |
2.4.3 Logistic回归法 | 第29-32页 |
第3章 商业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2-35页 |
3.1 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2-33页 |
3.2 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3-34页 |
3.3 信用风险的评估 | 第34-35页 |
第4章 商业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评估的实证分析 | 第35-45页 |
4.1 样本选取及描述 | 第35-40页 |
4.1.1 样本的选取 | 第35页 |
4.1.2 变量的描述 | 第35-40页 |
4.2 模型计算与解释 | 第40-43页 |
4.2.1 logistic回归模型 | 第40-42页 |
4.2.2 决策树模型 | 第42-43页 |
4.3 实证结论 | 第43-45页 |
4.3.1 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4.3.2 模型分析的启示 | 第44-45页 |
第5章 防范商业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的措施与建议 | 第45-52页 |
5.1 健全银行内部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 第45-49页 |
5.2 加强内部信息合规管理 | 第49-50页 |
5.2.1 加强银行内部信息建设 | 第49页 |
5.2.2 重视对信用卡风险的合规管理 | 第49-50页 |
5.3 重视明晰策略的制定并且同步做好动态监管 | 第50-51页 |
5.3.1 重视明晰信用卡风险管理对策的制定 | 第50页 |
5.3.2 做好对信用卡风险的动态监管 | 第50-51页 |
5.4 不断引入高素质人才,重视对现有员工的培养 | 第51-5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