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缩略语 | 第8-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临床研究 | 第12-43页 |
| 1. 工作流程 | 第12-13页 |
| 2. 研究对象 | 第13-18页 |
| 2.1 病例选择 | 第13页 |
| 2.2 诊断标准 | 第13-16页 |
| 2.3 纳入病例标准 | 第16页 |
| 2.4 排除标准 | 第16-17页 |
| 2.5 剔除标准 | 第17页 |
| 2.6 脱落标准 | 第17页 |
| 2.7 终止试验标准 | 第17-18页 |
| 3. 方法 | 第18-22页 |
| 3.1 随机分组方法 | 第18页 |
| 3.2 对照方法 | 第18页 |
| 3.3 处理方法 | 第18-19页 |
| 3.4 观察指标 | 第19-21页 |
| 3.5 受试者依从性的保障方法 | 第21-22页 |
| 3.6 统计方法 | 第22页 |
| 4. 结果 | 第22-43页 |
| 4.1 完成情况 | 第22页 |
| 4.2 两组可比性分析 | 第22-30页 |
| 4.3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人疗效比较 | 第30-41页 |
| 4.4 安全性比较 | 第41页 |
| 4.5 研究结果总结 | 第41-43页 |
| 讨论 | 第43-66页 |
| 1. 西医对混合性高脂血症及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认识 | 第48-51页 |
| 1.1 定义 | 第48-49页 |
| 1.2、甘油三酯与心血管疾病 | 第49-50页 |
| 1.3、高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 | 第50-51页 |
| 1.4、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心血管病 | 第51页 |
| 1.5、高密度脂蛋白与心血管疾病 | 第51页 |
| 2、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他汀类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斑块及防治支架内膜增生的西医认识 及问题 | 第51-54页 |
| 2.1、西医学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抗他汀类药物的机制认识和现状问题 | 第51-53页 |
| 2.2、PCI术后,临床医生—支架内膜增生的困扰; | 第53-54页 |
| 3、动脉硬化斑块与心血管病 | 第54-55页 |
| 4. 混合性高脂血症及动脉斑块的中医认识 | 第55-58页 |
| 4.1 病名 | 第55-56页 |
| 4.2 病因病机 | 第56-58页 |
| 5. 药理分析 | 第58-60页 |
| 5.1 西药 | 第58页 |
| 5.2 中药 | 第58-60页 |
| 6. 临床疗效分析 | 第60-66页 |
| 6.1 冠状动脉斑块疗效分析 | 第60-61页 |
| 6.2 PCI术后支架内膜增生情况疗效分析 | 第61页 |
| 6.3 甘油三酯(TG)疗效分析 | 第61-62页 |
| 6.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疗效分析 | 第62页 |
| 6.5 胆固醇(TC)疗效分析 | 第62-63页 |
| 6.6 低密度脂蛋白(LDL-C)疗效分析 | 第63页 |
| 6.7 颈动脉中膜厚度的疗效分析 | 第63-64页 |
| 6.8 中医症候疗效分析 | 第64页 |
| 6.9 降低CRP的疗效分析 | 第64-65页 |
| 6.10 全血比粘度的疗效分析 | 第65页 |
| 6.11 随访1年安全性分析 | 第65-66页 |
| 6.12 OCT对于冠状动脉动脉斑块应用 | 第66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附录1:综述 | 第73-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附录2: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