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Y-2.0型自走式油菜割晒机设计与试验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国外油菜机械化收获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割晒机的的发展及现状 | 第12-15页 |
1.2.3 国内油菜割晒机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油菜植株典型物料特性分析 | 第20-26页 |
2.1 试验内容 | 第20页 |
2.1.1 油菜植株几何特性试验 | 第20页 |
2.1.2 油菜植株摩擦特性试验 | 第20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2.3 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2.3.1 试验仪器 | 第21页 |
2.3.2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2.4 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2.4.1 油菜植株几何特性结果与分析 | 第22-24页 |
2.4.2 油菜植株摩擦特性结果与分析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油菜割晒机结构设计 | 第26-45页 |
3.1 油菜割晒机的总体设计 | 第26-28页 |
3.1.1 油菜割晒机总体结构设计 | 第26-27页 |
3.1.2 割晒机总体传动方案设计 | 第27-28页 |
3.2 油菜割晒机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 第28-29页 |
3.3 小型履带行走装置设计 | 第29-31页 |
3.3.1 行走装置结构设计 | 第29-31页 |
3.4 割台升降装置设计 | 第31-32页 |
3.5 立式割台设计与分析 | 第32-43页 |
3.5.1 输送系统 | 第33-41页 |
3.5.2 分禾装置 | 第41-43页 |
3.6 割晒机功率计算及动力选型 | 第43-4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油菜植株有序铺放过程分析 | 第45-59页 |
4.1 油菜植株侧向有序铺放条件分析 | 第45-49页 |
4.1.1 油菜植株横向输送条件 | 第45-46页 |
4.1.2 油菜植株整齐铺放的条件 | 第46-49页 |
4.2 油菜植株运动过程分析 | 第49-58页 |
4.2.1 油菜植株切割进入输送通道过程 | 第50-52页 |
4.2.2 切割后油菜植株输送过程 | 第52-55页 |
4.2.3 油菜植株铺放过程 | 第55-57页 |
4.2.4 割晒机参数对作业效果影响分析 | 第57-5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油菜割晒性能试验 | 第59-83页 |
5.1 试验装置设计 | 第59-60页 |
5.2 试验方法与试验材料 | 第60-63页 |
5.2.1 试验方法 | 第60-61页 |
5.2.2 评价指标 | 第61-62页 |
5.2.3 试验材料 | 第62-63页 |
5.3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第63-68页 |
5.3.1 输送速度对试验指标的影响 | 第63-65页 |
5.3.2 割刀速度对试验指标的影响 | 第65-66页 |
5.3.3 前进速度对试验指标的影响 | 第66-68页 |
5.4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分析 | 第68-82页 |
5.4.1 回归模型 | 第69-70页 |
5.4.2 回归模型显著性检验 | 第70-73页 |
5.4.3 因素交互作用对评价指标影响分析 | 第73-81页 |
5.4.4 试验结果多目标优化 | 第81-8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油菜田间割晒试验研究 | 第83-87页 |
6.1 试验装置 | 第83页 |
6.2 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 | 第83-84页 |
6.2.1 试验方法 | 第83-84页 |
6.2.2 试验条件 | 第84页 |
6.3 评价指标和试验结果 | 第84-86页 |
6.3.1 评价指标 | 第84页 |
6.3.2 试验结果 | 第84-8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87-89页 |
7.1 结论 | 第87-88页 |
7.2 讨论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作者简介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