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 ·县级电网无功优化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 ·县级电网无功补偿 | 第11-13页 |
|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特点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19-21页 |
| ·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第2章 电网无功优化的基础分析 | 第21-33页 |
| ·无功功率的概念及特征 | 第21-25页 |
| ·正弦电路的无功功率 | 第21-22页 |
| ·非正弦电路的无功功率 | 第22-23页 |
| ·功率因数 | 第23-25页 |
| ·功率因数的意义 | 第25-26页 |
| ·无功功率负荷和无功功率损耗 | 第26-27页 |
| ·无功功率负荷 | 第26页 |
| ·变压器中的无功功率损耗 | 第26-27页 |
| ·输电线路中的无功功率损耗 | 第27页 |
| ·无功功率平衡 | 第27-28页 |
|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基本思想 | 第28-29页 |
| ·无功优化数学模型 | 第29-32页 |
| ·目标函数 | 第29-30页 |
| ·功率方程约束 | 第30页 |
| ·变量约束 | 第30-32页 |
| ·无功优化流程 | 第32-33页 |
| 第3章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 | 第33-42页 |
| ·粒子群算法概述 | 第33-37页 |
| ·粒子群算法 | 第33-35页 |
| ·粒子群算法描述 | 第35-36页 |
| ·粒子群算法分析 | 第36-37页 |
| ·粒子群算法的改进方法 | 第37-38页 |
| ·二进制粒子群算法 | 第38-39页 |
| ·粒子群算法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第39-42页 |
| ·电网扩展规划 | 第39页 |
| ·最优潮流计算与无功优化控制 | 第39-40页 |
| ·电力系统优化设计 | 第40-42页 |
| 第4章 县级电网无功优化补偿建设的研究 | 第42-52页 |
| ·县级电网无功优化原则 | 第42-43页 |
| ·县级电网无功优化遵循的技术标准 | 第43页 |
| ·中、低压配电网无功优化补偿容量配置原则及典型应用模式 | 第43-44页 |
| ·中、低压配电网无功优化补偿容量配置原则 | 第43-44页 |
| ·典型应用模式 | 第44页 |
| ·县级电网无功优化补偿计算及建设的总体方案 | 第44-47页 |
| ·农网全网无功优化与管理系统 | 第47-52页 |
| ·系统结构 | 第47-48页 |
| ·系统主要功能 | 第48-49页 |
| ·软件系统 | 第49页 |
| ·关键技术 | 第49-52页 |
| 第5章 龙游电网无功优化补偿建设实践及分析 | 第52-83页 |
| ·龙游电网简介 | 第52-56页 |
| ·龙游电网负荷现状 | 第54-55页 |
| ·龙游电网未来发展预测 | 第55页 |
| ·龙游电网存在的问题 | 第55-56页 |
| ·龙游电网无功优化补偿建设 | 第56-79页 |
| ·高压无功优化补偿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第56-58页 |
| ·中压网无功优化补偿方案及建设实践 | 第58-79页 |
| ·无功补偿建设实施情况 | 第79-80页 |
| ·无功补偿设备及安装情况 | 第79-80页 |
| ·关键节点电压无功优化控制情况 | 第80页 |
| ·无功补偿建设的效益分析 | 第80-83页 |
| ·社会效益分析 | 第81-82页 |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82-83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活动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