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LOFT高层住宅框—剪结构方案对比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第11-14页
        1.1.1 LOFT的历史起源和发展第11-13页
        1.1.2 LOFT结构设计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3-14页
    1.2 结构设计软件介绍第14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LOFT高层住宅框-剪结构设计特点第16-28页
    2.1 LOFT住宅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第16-20页
        2.1.1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定义第16页
        2.1.2 LOFT住宅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第16-18页
        2.1.3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原则第18-19页
        2.1.4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构造要求第19-20页
    2.2 LOFT夹层结构方案的选择第20页
    2.3 钢结构楼板的选型第20-23页
        2.3.1 轻钢组合楼板第21页
        2.3.2 压型钢板混凝土楼板第21页
        2.3.3 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楼板第21-22页
        2.3.4 密肋欧松板第22页
        2.3.5 自承式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楼板第22页
        2.3.6 各类楼板技术性能、造价的对比第22-23页
    2.4 夹层钢梁与主体混凝土框架梁的连接第23-25页
        2.4.1 铰接第24页
        2.4.2 刚接第24-25页
    2.5 轻钢楼板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连接构造第25-26页
    2.6 锚栓技术要求第26-27页
        2.6.1 机械锚栓第26页
        2.6.2 化学锚栓第26-27页
    2.7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工程实例第28-46页
    3.1 工程概况第28页
        3.1.1 建筑概况第28页
        3.1.2 结构设计等级标准第28页
    3.2 荷载资料第28-33页
    3.3 基本材料的选取第33页
    3.4 重要的结构设计参数的选取第33-35页
        3.4.1 结构平面布置第33-34页
        3.4.2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第34页
        3.4.3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第34页
        3.4.4 墙元、弹性板细分最大控制长度第34-35页
        3.4.5 梁活荷不利布置层数第35页
    3.5 SATWE中有关地震作用计算的参数选取第35-38页
        3.5.1 抗震等级第35-36页
        3.5.2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第36-37页
        3.5.3 计算振型个数第37-38页
        3.5.4 双向地震作用第38页
        3.5.5 偶然偏心第38页
    3.6 对LOFT夹层楼板的构造要求第38-39页
    3.7 LOFT夹层在建模时的考虑第39-41页
        3.7.1 LOFT夹层楼面荷载的输入方式第39页
        3.7.2 LOFT在建模时的特殊处理方法第39-41页
    3.8 高层建筑结构的相关计算原则第41-44页
        3.8.1 周期比第41页
        3.8.2 位移角第41页
        3.8.3 位移比第41-42页
        3.8.4 层间刚度比第42页
        3.8.5 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第42页
        3.8.6 刚重比第42-43页
        3.8.7 剪重比第43页
        3.8.8 轴压比第43-44页
    3.9 高层建筑结构经济性指标简介第44-45页
    3.10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框-剪结构的不同方案对比第46-67页
    4.1 方案一(框架柱占底部倾覆力矩 3.89%)第46-49页
        4.1.1 结构构件的布置第46页
        4.1.2 电算结果数据分析第46-49页
        4.1.3 经济性指标第49页
        4.1.4 小结第49页
    4.2 方案二(框架柱占底部倾覆力矩 37.40%)第49-53页
        4.2.1 结构构件的布置第50-51页
        4.2.2 电算结果数据分析第51-53页
        4.2.3 经济性指标第53页
        4.2.4 小结第53页
    4.3 方案三(框架柱占底部倾覆力矩 71.74%)第53-56页
        4.3.1 结构构件的布置第53-54页
        4.3.2 电算结果数据分析第54-56页
        4.3.3 经济性指标第56页
        4.3.4 小结第56页
    4.4 方案四(框架柱占底部倾覆力矩 84.09%)第56-60页
        4.4.1 结构构件的布置第56-57页
        4.4.2 电算结果数据分析第57-59页
        4.4.3 经济性指标第59-60页
        4.4.4 小结第60页
    4.5 框-剪结构不同方案的经济性指标与结构性能对比第60-63页
        4.5.1 框-剪结构不同方案的经济性指标对比第60-61页
        4.5.2 框-剪结构不同方案的结构性能对比第61-63页
        4.5.3 小结第63页
    4.6 典型框-剪结构的不同方案对比第63-66页
        4.6.1 结构构件的布置第63-65页
        4.6.2 电算结果数据分析第65-66页
        4.6.3 经济性指标第66页
        4.6.4 小结第66页
    4.7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结论与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致谢第71-72页
作者简介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高层住宅剪力墙与短肢剪力墙结构方案对比分析
下一篇:波折腹板箱形梁式转换层结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