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畸变模型的选择及畸变校正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摄像机标定 | 第12页 |
·摄像机畸变模型的选择 | 第12-13页 |
·畸变校正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4-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17-25页 |
·Homography矩阵的参数估计 | 第17-21页 |
·代数误差估计 | 第17-18页 |
·线性参数估计 | 第18-19页 |
·几何误差估计 | 第19-20页 |
·最大似然估计 | 第20-21页 |
·基于平面模板的标定方法 | 第21-24页 |
·摄像机标定的基本原理 | 第21-23页 |
·摄像机标定的实现过程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摄像机畸变模型的比较与选择 | 第25-37页 |
·摄像机模型 | 第25-27页 |
·针孔模型 | 第25-26页 |
·径向畸变 | 第26页 |
·切向畸变 | 第26页 |
·畸变模型 | 第26-27页 |
·摄像机模型比较和选择的性能指标与方法 | 第27-29页 |
·模型的重建精度与泛化性能 | 第28页 |
·模型估计的稳定性 | 第28页 |
·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 | 第28-29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9-36页 |
·实验描述 | 第29-31页 |
·Nikon 50镜头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1-32页 |
·Nikon 18镜头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2-33页 |
·Sigma镜头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34页 |
·实验结果小结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一种基于图像对应点的径向畸变校正方法 | 第37-47页 |
·畸变校正模型 | 第37-38页 |
·畸变校正方法 | 第38-42页 |
·非线性约束方程的建立 | 第38-39页 |
·校正算法的描述 | 第39-41页 |
·校正算法的实现 | 第41-42页 |
·实验 | 第42-46页 |
·仿真实验 | 第42-44页 |
·真实数据实验 | 第44-46页 |
·实验结果小结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全文总结 | 第47页 |
·研究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5-56页 |
承诺书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