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ForCES技术 | 第10-11页 |
·软件定义网络 | 第11-14页 |
·虚拟化技术 | 第14-15页 |
·SDN性能分析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创新点 | 第18-19页 |
·论文结构 | 第19-21页 |
2 基于ForCES的SDN技术 | 第21-28页 |
·基于ForCES的SDN总体架构 | 第21-23页 |
·兼容OpenFlow交换机关键技术 | 第23-25页 |
·创建虚拟节点关键技术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ForCES的SDN架构兼容OpenFlow交换机的研究及实现 | 第28-42页 |
·OpenFlow流表简介 | 第28-29页 |
·LFB映射为流表的研究设计 | 第29-36页 |
·EtherMACInLFB的映射 | 第30-31页 |
·EtherClassify LFB的映射 | 第31-33页 |
·IPv4Validator LFB的映射 | 第33-34页 |
·IPv4UcastLPM LFB的映射 | 第34-35页 |
·IPv4NexthopApplicatorLFB的映射 | 第35-36页 |
·EtherMACOutLFB的映射 | 第36页 |
·ForCES中间件兼容支持OpenFlow交换机的实现 | 第36-41页 |
·ForCES中间件概述 | 第36-37页 |
·LFB映射为流表的相关实现函数 | 第37-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转发设备多样性下虚拟节点创建方法研究与实现 | 第42-58页 |
·虚拟网络节点代理LFB建模 | 第42-43页 |
·LFB属性 | 第42-43页 |
·LFB能力 | 第43页 |
·ForCES转发设备下虚拟节点创建研究 | 第43-49页 |
·创建虚拟ForCES节点过程设计 | 第43-47页 |
·创建虚拟ForCES节点实例 | 第47-49页 |
·OpenFlow转发设备下虚拟节点创建研究 | 第49-52页 |
·虚拟节点代理LFB解析转换过程 | 第49-50页 |
·创建虚拟OpenFlow节点过程设计 | 第50-51页 |
·创建虚拟OpenFlow节点实例 | 第51-52页 |
·虚拟节点代理LFB的开发实现 | 第52-57页 |
·类的XML定义 | 第54-55页 |
·实例XML定义 | 第55页 |
·接口操作函数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ForCES SDN中虚拟网构建性能分析 | 第58-71页 |
·随机网络演算 | 第58-60页 |
·单虚拟节点性能分析 | 第60-66页 |
·单虚拟节点延时分析 | 第62-64页 |
·单虚拟节点数据积压分析 | 第64-66页 |
·虚拟网端到端性能分析 | 第66-69页 |
·串联系统端到端延时分析 | 第67-68页 |
·串联系统端到端数据积压分析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6 测试与分析 | 第71-80页 |
·实验环境搭建 | 第71-74页 |
·配置文件 | 第71-73页 |
·CE、FE建立链接 | 第73-74页 |
·虚拟ForCES转发节点创建测试 | 第74-77页 |
·虚拟OpenFlow转发节点创建测试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论文总结 | 第80-81页 |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本文作者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