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7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9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输入型通货膨胀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国内输入型通货膨胀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评述 | 第14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7页 |
·研究思路和写作框架 | 第14-15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5-17页 |
第2章 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途径分析 | 第17-25页 |
·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概念界定和特征解析 | 第17-19页 |
·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输入型通货膨胀的特征解析 | 第18-19页 |
·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途径 | 第19-23页 |
·国际贸易与资本视角下的传导途径 | 第19-21页 |
·国际收支平衡表视角下的传导途径 | 第21-23页 |
·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国际间比较 | 第23-25页 |
第3章 输入性因素影响中国通货膨胀的机制与特征化事实 | 第25-34页 |
·输入性因素影响中国通货膨胀的机制 | 第25-27页 |
·量传递视角下的传导分析 | 第25-26页 |
·价传递视角下的传导分析 | 第26-27页 |
·输入型通货膨胀在中国的特征化事实 | 第27-34页 |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与输入型通货膨胀 | 第28-31页 |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输入型通货膨胀 | 第31-33页 |
·全球流动性与输入型通货膨胀 | 第33-34页 |
第4章 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 | 第34-42页 |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第34-35页 |
·模型与变量的选用 | 第34页 |
·数据的来源和处理 | 第34-35页 |
·计量检验与实证结果 | 第35-40页 |
·平稳性检验情况 | 第36-37页 |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37-38页 |
·滞后期选择 | 第38页 |
·实证分析结果 | 第38-40页 |
·结果评析 | 第40-42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42-48页 |
·国家经济战略层面 | 第42-43页 |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第42页 |
·把握好利率、汇率市场化进度 | 第42-43页 |
·加强国家间协调合作 | 第43页 |
·经济金融改革层面 | 第43-45页 |
·加快经济结构转型 | 第44页 |
·合理把控刺激经济的力度 | 第44页 |
·完善国内期货市场建设 | 第44-45页 |
·构建监管协调机制 | 第45页 |
·行业企业层面 | 第45-48页 |
·提升钢铁行业危机意识 | 第45-46页 |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 第46-47页 |
·鼓励发展新能源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