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语表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前言 | 第8-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31页 |
| 临床研究 | 第31-38页 |
| 1. 一般资料 | 第31-32页 |
| ·研究对象 | 第31页 |
| ·随机分组方法及一般资料可比性分析 | 第31-32页 |
| 2. 病例选择标准 | 第32-33页 |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诊断标准 | 第32页 |
| ·病例纳入标准 | 第32页 |
| ·病例排除标准 | 第32-33页 |
| ·剔除、脱落和中止试验的标准 | 第33页 |
| 3. 所用材料及治疗方法 | 第33-35页 |
| ·支具的制作 | 第33-34页 |
| ·治疗方法 | 第34-35页 |
| 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 第35-37页 |
| ·观察指标 | 第35-36页 |
| ·疗效判定指标 | 第36-37页 |
| 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 结果 | 第38-41页 |
| 讨论 | 第41-47页 |
| 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生物力学浅析 | 第41-42页 |
| 2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 第42-43页 |
| 3 祖国医学对脊柱侧弯的认识 | 第43页 |
| 4 手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理论依据 | 第43页 |
| 5 本实验手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生物力学分析 | 第43-45页 |
| ·肌肉松解法 | 第43页 |
| ·侧板矫正法 | 第43-44页 |
| ·旋转矫正法 | 第44-45页 |
| 6. 支具治疗的原理及其并发症 | 第45页 |
| 7.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问题及评价 | 第45-46页 |
| 8. 治疗的综合疗效方面的评价 | 第46页 |
| 9. 存在不足及前景展望 | 第46-47页 |
| ·存在问题 | 第46页 |
| ·前景展望 | 第46-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 附录 | 第55-60页 |
| 个人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