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2页 |
·概述 | 第10页 |
·氢气的制备技术 | 第10-11页 |
·甲烷蒸汽重整制氢 | 第10页 |
·煤炭和其他碳氢化合物的气化制氢 | 第10页 |
·生物质制氢 | 第10-11页 |
·电解水制氢 | 第11页 |
·其他方法制氢 | 第11页 |
·电解水制氢反应机理 | 第11-12页 |
·过渡金属析氢催化剂的研究和发展 | 第12-16页 |
·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 | 第12-13页 |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 | 第13-15页 |
·过渡金属磷化物 | 第15页 |
·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和硼化物 | 第15-16页 |
·过渡金属析氧催化剂的研究和发展 | 第16-19页 |
·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 | 第16-17页 |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 | 第17-19页 |
·过渡金属其他化合物 | 第19页 |
·过渡金属双功能催化剂的研究和发展 | 第19-20页 |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第20-22页 |
第2章 自支撑的FeP纳米棒阵列:作为经济有效的具有高催化活性的三维析氢阴极 | 第22-34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实验部分 | 第23-24页 |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3页 |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23-2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4-32页 |
·FeP NAs/CC的结构和表征 | 第24-26页 |
·FeP NAs/CC在酸性电解质中的电化学测试 | 第26-30页 |
·FeP NAs/CC在中性和碱性电解质中的电化学测试 | 第30-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NiFe泡沫作为三维高效的析氧电极 | 第34-40页 |
·引言 | 第34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实验试剂 | 第34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4-35页 |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39页 |
·NiFe泡沫的结构和表征 | 第35-36页 |
·NiFe泡沫的电化学测试 | 第36-38页 |
·酸刻蚀后的NiFe泡沫的电化学测试 | 第38页 |
·酸刻蚀前后的NiFe泡沫性能不同的原因分析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及电解水应用 | 第40-60页 |
·Zn_(0.76)Co)(0.24)S/CoS_2纳米线阵列用来高效电解水 | 第40-49页 |
·引言 | 第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实验试剂 | 第40-41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1页 |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8页 |
·Zn-Co-S/TM的结构和表征 | 第41-44页 |
·Zn-Co-S/TM作为阴极的电化学测试 | 第44-46页 |
·Zn-Co-S/TM作为阳极的电化学测试 | 第46-47页 |
·Zn-Co-S/TM作为两电极系统阴极和阳极的电化学测试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Ni泡沫上生长的无定型Ni-B合金纳米粒子薄膜:通过快速交替浸渍沉积方法得到并用来全电解水 | 第49-60页 |
·引言 | 第49页 |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实验试剂 | 第49-50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0页 |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50-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8页 |
·Ni-B/Ni泡沫的结构和表征 | 第51-52页 |
·Ni-B/Ni泡沫作为阳极的电化学测试 | 第52-54页 |
·Ni-B/Ni泡沫作为阴极的电化学测试 | 第54-55页 |
·Ni-B/Ni泡沫作为两电极系统阴极和阳极的电化学测试 | 第55-56页 |
·Ni-B/Ni泡沫负载量的调控 | 第56-58页 |
·Ni-B纳米粒子沉积在不同导电基底上的催化性能 | 第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3页 |
致谢 | 第73-76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