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油磨粒复合传感器结构优化设计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滑油监测技术的发展状况 | 第12-14页 |
| ·离线监测方法 | 第12-14页 |
| ·在线监测方法 | 第14页 |
| ·滑油监测传感器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滑油监测指标及电磁场有限元基础理论 | 第17-27页 |
| ·磨损形成机理 | 第17-19页 |
| ·磨损过程 | 第17-18页 |
| ·磨损分类 | 第18-19页 |
| ·磨粒分类 | 第19页 |
| ·滑油理化分析 | 第19-21页 |
| ·电磁场基础理论 | 第21-23页 |
| ·麦克斯韦方程组 | 第21-22页 |
| ·物质的本构关系理论 | 第22页 |
| ·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 第22-23页 |
| ·有限元理论 | 第23-26页 |
| ·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23-24页 |
| ·有限元建模步骤 | 第24-25页 |
| ·APDL语言简介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电感式磨粒监测传感器设计、仿真及优化 | 第27-43页 |
| ·电感式传感器及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 ·传感器的有限元仿真 | 第30-33页 |
| ·磁场强度的变化特性分析 | 第30页 |
| ·实际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30-31页 |
| ·传感器有限元仿真过程 | 第31-33页 |
| ·电感式传感器仿真结果分析 | 第33-36页 |
| ·传感器常态分析 | 第33页 |
| ·磨粒轴向位置与输出电压的关系 | 第33-34页 |
| ·磨粒径向位置与输出电压的关系 | 第34-35页 |
| ·磨粒大小与输出电压的关系 | 第35页 |
| ·不同材料的磨粒与输出电压的关系 | 第35页 |
| ·激励电流与输出电压的关系 | 第35-36页 |
| ·电感式传感器结构优化 | 第36-42页 |
| ·线圈宽度分析优化 | 第36-38页 |
| ·线圈厚度分析优化 | 第38-39页 |
| ·线圈间距分析优化 | 第39-40页 |
| ·激励频率分析优化 | 第40页 |
| ·不同方案之间对比优化 | 第40-42页 |
| ·其他因素的优化 | 第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设计及优化 | 第43-53页 |
| ·电容传感器的原理 | 第43-46页 |
| ·介电常数的概念 | 第43页 |
| ·传感器工作原理 | 第43-46页 |
| ·电容传感器的仿真过程 | 第46-47页 |
| ·电容传感器的分析及优化 | 第47-52页 |
| ·磨粒轴向位置与传感器的输出关系 | 第47-48页 |
| ·磨粒径向位置与传感器的输出关系 | 第48-49页 |
| ·磨粒大小与传感器的输出关系 | 第49页 |
| ·磨粒介电常数与传感器输出关系 | 第49-50页 |
| ·电容极板位置与传感器的输出关系 | 第50页 |
| ·极板宽度与传感器的输出关系 | 第50-51页 |
| ·极板厚度与传感器的输出关系 | 第51-52页 |
| ·极板间距与传感器的输出关系 | 第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复合式传感器的设计及优化 | 第53-59页 |
| ·复合式传感器的提出 | 第53-54页 |
| ·串联式复合传感器的方案分析 | 第54-55页 |
| ·穿插式复合传感器的方案分析 | 第55-57页 |
| ·分时复用复合传感器的方案分析 | 第57-58页 |
| ·方案的对比分析与优化 | 第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