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的坚守--论食指“文革”中的诗歌创作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三)必要的界定和说明 | 第13-15页 |
一 食指奇特的创作道路 | 第15-22页 |
(一)一个时代的亲历者——特殊的生活经历 | 第15-16页 |
(二)一个时代的坚守者——奇特的诗歌创作历程 | 第16-22页 |
1.独自歌唱的食指 | 第16-19页 |
2.食指被文学史重新发现 | 第19-22页 |
二 食指丰富、复杂的诗歌创作 | 第22-35页 |
(一)诗歌情感内涵的“矛盾” | 第23-30页 |
1.时代印记的追随 | 第23-24页 |
2.“一体化”分割印痕的刻画 | 第24-30页 |
(二)诗歌艺术形式矛盾的和谐 | 第30-35页 |
1.公共化的抒情主体、意象与“主流”的诗歌形式 | 第30-32页 |
2.“个体”化的抒情主体和新颖的诗歌意象 | 第32-35页 |
三 艺术至上:诗人面对时代的姿态 | 第35-47页 |
(一) 平静的审美的沉思 | 第36-42页 |
1.“漂泊”的苦闷和迷惘 | 第37-39页 |
2.“冷静”的沉思与“不甘沉沦”的追求 | 第39-40页 |
3. 回归自我创作的“个体”的觉醒 | 第40-42页 |
(二) 激情的“红色”的浸透 | 第42-47页 |
1.“革命”激情的生活源泉 | 第43-44页 |
2.“红色”理想的印记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一: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