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导论 | 第7-10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7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8页 |
(二) 历史分析法 | 第8页 |
(三) 案例研究法 | 第8-9页 |
四、 困难与创新 | 第9-10页 |
(一) 困难之处 | 第9页 |
(二) 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第一章 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的概述 | 第10-17页 |
一、 非国大的历史沿革 | 第10-14页 |
(一) 成立初期(1912~1948) | 第10-11页 |
(二) 斗争时期(1948~1990) | 第11-12页 |
(三) 合法时期(1990~1994) | 第12-13页 |
(四) 执政时期(1994~至今) | 第13-14页 |
二、 非国大的特征概述 | 第14-17页 |
(一) 特殊的群众基础 | 第14页 |
(二) 灵活多变的政策 | 第14-15页 |
(三) 特殊的奋斗目标 | 第15页 |
(四) 包容性的理念和政策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和非国大党际交往的历史脉络 | 第17-28页 |
一、 交往的前奏期(1949 年以前) | 第17-18页 |
二、 高水平起步时期(1949~1979) | 第18-20页 |
三、 曲折发展时期(1979~1994) | 第20-23页 |
四、 执政党交往的新时期(1994~至今) | 第23-28页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和非国大党际交往的内容 | 第28-34页 |
一、 关于反霸权、反压迫的斗争的相互支援 | 第28-29页 |
二、 治党理政经验的交流是两党交往的重要方面 | 第29-30页 |
三、 经贸合作也是两党交往的重要内容 | 第30-31页 |
四、 关于国际局势和地区问题的探讨 | 第31-32页 |
五、 进行国情考察 | 第32页 |
六、 开展理论研讨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台湾问题与中国共产党和非国大党际关系的发展 | 第34-37页 |
结语前景展望与启示思考 | 第37-41页 |
一、 关于中国共产党与非国大党际关系发展的前景展望 | 第37-38页 |
二、 中国共产党与非国大党际交往研究的启示和思考 | 第38-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附件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