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茎联合收获机茎秆切割装置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 ·玉米联合收获机茎秆切割装置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2-17页 |
| ·国外玉米联合收获机茎秆切割装置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 ·国内玉米联合收获机茎秆切割装置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论文的技术路线流程图 | 第18-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2章 滚刀式切割装置部件参数设计与动力学仿真 | 第20-37页 |
| ·玉米联合收获机茎秆切割装置的结构 | 第20-33页 |
| ·滚刀式切割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20-24页 |
| ·滚刀式切割器刀轴的设计 | 第24-28页 |
| ·动刀片参数的确定 | 第28-31页 |
| ·滚刀式茎秆切割装置的整体结构 | 第31-33页 |
| ·整机传动系统确定 | 第33页 |
| ·滚刀式切割装置动力学仿真 | 第33-36页 |
| ·切割系统模型的简化 | 第33-34页 |
| ·模拟算法参数设置及仿真结果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3章 滚刀式切割器正交试验 | 第37-48页 |
| ·试验目的 | 第37页 |
| ·试验方法 | 第37页 |
| ·正交试验设计过程 | 第37-41页 |
| ·正交试验各因素的确定 | 第38-39页 |
| ·正交试验水平的确定 | 第39-40页 |
| ·正交试验表的确定 | 第40-41页 |
| ·正交试验方案的确定 | 第41页 |
| ·正交试验 | 第41-47页 |
| ·试验对象、试验时间 | 第42页 |
| ·试验设备 | 第42页 |
| ·试验器材 | 第42-43页 |
| ·试验测区 | 第43页 |
| ·田间作物生长状况调查 | 第43-44页 |
| ·正交试验各因素水平的调节方法 | 第44页 |
| ·正交试验指标的测定及记录 | 第44-46页 |
| ·试验数据处理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正交试验数据处理分析 | 第48-66页 |
| ·正交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48-52页 |
| ·直接对比法 | 第48-49页 |
| ·极差分析法 | 第49页 |
| ·方差分析法 | 第49-51页 |
| ·最优方案工程平均 | 第51-52页 |
| ·最优方案试验真值区间估计 | 第52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2-60页 |
| ·割茬茬口平整度试验结果分析 | 第52-56页 |
| ·撕裂率试验结果分析 | 第56-60页 |
| ·多指标正交试验数据分析 | 第60-65页 |
| ·综合评分法 | 第60-64页 |
| ·综合平衡法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5章 单因素试验 | 第66-68页 |
| ·单因素试验数据 | 第66-67页 |
| ·单因素试验数据分析 | 第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6章 最优方案重复试验 | 第68-70页 |
| ·最优方案重复试验数据 | 第68页 |
| ·试验数据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