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评价及启示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5-26页 |
·“第三条道路”理论概述 | 第15-17页 |
·“第三条道路”的基本涵义 | 第15页 |
·“第三条道路”理论兴起的背景 | 第15-16页 |
·“第三条道路”的基本主张 | 第16-17页 |
·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福利思想 | 第17-22页 |
·“无责任既无权利”的思想 | 第18-19页 |
·“积极福利”的主张 | 第19-20页 |
·“社会投资国家的”理念 | 第20-22页 |
·托尼·布莱尔的社会福利思想 | 第22-26页 |
·“第二代福利”思想 | 第22-23页 |
·重视发展教育 | 第23页 |
·福利制度改革思想 | 第23-25页 |
·福利制度改革的基本主张 | 第25-26页 |
第3章 “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评价 | 第26-29页 |
·“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的进步性 | 第26-27页 |
·“第三条道路”社会保障思想的局限性 | 第27-28页 |
·“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的实质 | 第28-29页 |
第4章 “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的实践 | 第29-40页 |
·英国布莱尔政府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 第29-36页 |
·养老保障制度改革 | 第29-31页 |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 第31-33页 |
·失业保障制度改革 | 第33-34页 |
·教育制度改革 | 第34-35页 |
·恢复最低工资制 | 第35页 |
·其他福利政策 | 第35-36页 |
·布莱尔政府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评价 | 第36-38页 |
·符合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 第36页 |
·有效缓解了社会压力 | 第36-37页 |
·兼顾了公平和效率的平衡 | 第37-38页 |
·布莱尔政府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启示 | 第38-40页 |
第5章 “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的启示 | 第40-44页 |
·社会保障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 第40页 |
·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社会保障观念 | 第40-41页 |
·鼓励社会参与,建立多元化社会保障制度 | 第41-42页 |
·强化政府责任,转变政府职能 | 第42-43页 |
·重视教育,注重人力资本投入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