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国外物流业效率评价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物流业效率评价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学者研究文献存在的不足 | 第15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物流业及物流业效率评价的相关理论 | 第19-27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物流 | 第19页 |
·物流业 | 第19-20页 |
·效率及物流效率 | 第20页 |
·经济效率评价方法 | 第20-22页 |
·参数估计法 | 第21页 |
·非参数估计法 | 第21-22页 |
·参数法和非参数法的区别与比较 | 第22页 |
·DEA方法的基本理论 | 第22-27页 |
·决策单元(DMU) | 第22页 |
·生产可能集 | 第22-23页 |
·DEA的基本模型—CCR模型 | 第23-27页 |
第三章 河北省物流业发展现状 | 第27-33页 |
·河北省物流业政策现状 | 第27-28页 |
·河北省物流业结构现状 | 第28页 |
·河北省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 第28-30页 |
·交通运输业现状 | 第28-30页 |
·配送业发展现状 | 第30页 |
·仓储业发展现状 | 第30页 |
·河北省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第四章 河北省物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9页 |
·河北省经济环境对物流效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河北省物流市场发展状况对物流效率的影响 | 第34-36页 |
·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产值增加值对物流效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仓储和邮政业职工人数对物流效率的影响 | 第35页 |
·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对物流效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河北省物流业配套设施建设对物流效率的影响 | 第36-39页 |
·运输线路对物流效率的影响 | 第37页 |
·物流信息网络化建设对物流效率的影响 | 第37-39页 |
第五章 河北省物流效率DEA分析 | 第39-57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9-42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第39页 |
·输入和输出指标的遴选 | 第39-42页 |
·DEA模型的选用 | 第42页 |
·对河北省物流效率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42-49页 |
·相对总技术效率分析 | 第45-46页 |
·相对纯技术效率分析 | 第46-47页 |
·相对规模效率分析 | 第47-49页 |
·投入产出分析 | 第49页 |
·河北省11个地级市物流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49-55页 |
·相对总技术效率分析 | 第52-53页 |
·相对纯技术效率分析 | 第53页 |
·相对规模效率分析 | 第53-55页 |
·小结 | 第55-57页 |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 第57-63页 |
·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业纯技术效率 | 第57-58页 |
·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 第57-58页 |
·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 第58页 |
·立足物流市场需求,规范物流市场运营秩序,提高相对规模效率 | 第58-60页 |
·从市场内部入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 第59页 |
·加快区域经济体制改革,有效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 | 第59-60页 |
·注重人才的培养 | 第60页 |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加快市场化进程,提高河北省物流业总技术效率 | 第60-6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