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水生植物在水环境污染处理中的作用 | 第7-9页 |
·金鱼藻的形态特征及生态修复功能 | 第9-11页 |
·全氟化合物污染特征 | 第11-14页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 第14-20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20页 |
·试剂 | 第15-16页 |
·仪器 | 第16页 |
·实验方法 | 第16-19页 |
·数据分析 | 第19-20页 |
第3章 典型水生植物与环境介质中PFOS暴露水平 | 第20-23页 |
·野外采样 | 第20-21页 |
·样品分析 | 第21-23页 |
第4章 金鱼藻对PFOS污染生态效应的实验条件及生长状况 | 第23-26页 |
·金鱼藻的室内驯化培养 | 第23页 |
·室内培养条件 | 第23页 |
·金鱼藻的PFOS胁迫培养 | 第23-24页 |
·表观观察记录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5章 金鱼藻对PFOS的生物有效性及富集特征 | 第26-35页 |
·金鱼藻体内PFOS含量变化 | 第26-30页 |
·培养液中剩余PFOS的含量 | 第30-31页 |
·水质参数变化 | 第31-35页 |
第6章 金鱼藻中色素及酶活性对PFOS污染的响应 | 第35-45页 |
·酶活性分析 | 第35-39页 |
·PFOS对金鱼藻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39-45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5-47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研究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