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摇床的发展概况及其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外摇床的发展概况 | 第11页 |
| ·国内摇床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 ·摇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摇床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 ·摇床的分类及影响选别的相关因素 | 第13-14页 |
| ·摇床的分类 | 第13-14页 |
| ·摇床的结构形式及影响选别的相关因素 | 第14页 |
| ·主要研究的内容及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悬挂式四层摇床的虚拟建模及原理分析 | 第16-26页 |
| ·摇床简述 | 第16页 |
| ·悬挂式四层摇床的三维设计 | 第16-20页 |
| ·悬挂式四层摇床的选矿流程 | 第16-17页 |
| ·悬挂式四层摇床主要零部件的三维设计 | 第17-18页 |
| ·主要零部件及机体的装配 | 第18-20页 |
| ·悬挂式摇床自动控制系统简介 | 第20-23页 |
| ·悬挂式四层摇床选别原理简介 | 第23-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基于MATLAB的悬挂式四层摇床床头参数优化设计 | 第26-36页 |
| ·悬挂式四层摇床床头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6-28页 |
| ·基于MATLAB的悬挂式四层摇床床头参数优化设计 | 第28-35页 |
| ·MATLAB优化工具箱的简介 | 第29页 |
| ·悬挂式四层摇床摇床头偏心块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9-31页 |
| ·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的确定 | 第31-33页 |
| ·悬挂式四层摇床床头偏心块参数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第33页 |
| ·程序的编写及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摇床床头虚拟样机的建立与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36-44页 |
| ·悬挂式摇床头动力学仿真分析简介 | 第36-37页 |
| ·悬挂式摇床头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 ·悬挂式摇床头动力学分析 | 第38-39页 |
| ·动力学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39-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悬挂式四层摇床床面流膜分选原理分析 | 第44-56页 |
| ·矿浆流膜的理论研究 | 第44-46页 |
| ·松散分层理论 | 第44-45页 |
| ·矿浆流膜结构分析 | 第45页 |
| ·流膜厚度分析 | 第45-46页 |
| ·矿粒在床面矿浆流膜中的运动规律 | 第46-55页 |
| ·颗粒的松散分层运动 | 第46-52页 |
| ·颗粒的水平流运动 | 第52-54页 |
| ·颗粒的单向运搬运动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六章 悬挂式四层摇床床面流体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56-83页 |
| ·Fluent软件简介 | 第56-57页 |
| ·基本控制方程的建立 | 第57-59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9-60页 |
| ·流场模拟的方法 | 第60-63页 |
| ·湍流模型的选择 | 第60页 |
| ·离散格式和压力插补格式 | 第60页 |
| ·压力与速度耦合 | 第60-61页 |
| ·UDF的加载 | 第61-62页 |
| ·边界条件 | 第62-63页 |
| ·多相流数值模拟 | 第63-64页 |
| ·操作参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64-82页 |
| ·颗粒密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64-69页 |
| ·颗粒粒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69-73页 |
| ·横向调坡角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73-78页 |
| ·冲程冲次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78-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 ·工作总结 | 第83-84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84页 |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