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管道漏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国外研究历史与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历史与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 ·管道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 第15-19页 |
| ·射线检测技术 | 第15页 |
| ·超声波检测技术 | 第15-16页 |
| ·红外检测 | 第16页 |
| ·低频检测技术 | 第16-17页 |
| ·涡流检测技术 | 第17页 |
| ·声发射检测技术 | 第17-18页 |
| ·漏磁检测技术 | 第18-19页 |
| ·课题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9-20页 |
| ·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19页 |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9-20页 |
| 第2章 管道漏磁检测理论分析 | 第20-40页 |
| ·缺陷漏磁场形成机理 | 第20-26页 |
| ·电磁场场论 | 第20-23页 |
| ·缺陷漏磁场 | 第23-26页 |
| ·铁磁性材料特性 | 第26-30页 |
| ·磁滞回线 | 第26-27页 |
| ·退磁原理及方法 | 第27-28页 |
| ·材料的剩磁特性 | 第28-29页 |
| ·技术磁化分析 | 第29-30页 |
| ·磁化方法的选择 | 第30-33页 |
| ·磁化方式分类 | 第30-32页 |
| ·单线圈磁场磁路分析 | 第32-33页 |
| ·影响管道漏磁场的因素 | 第33-36页 |
| ·影响漏磁检测信号的因素 | 第33-34页 |
| ·影响影响信噪比的因素 | 第34-36页 |
| ·漏磁检测的有限元分析 | 第36-39页 |
| ·静磁场的有限元分析 | 第36-37页 |
| ·有限元分析步骤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3章 直流励磁管道厚度漏磁检测技术 | 第40-53页 |
| ·管道厚度漏磁检测原理 | 第40-41页 |
| ·直流激励 COMSOL 仿真 | 第41-46页 |
| ·COMSOL仿真软件显著特点 | 第41页 |
| ·COMSOLMultiphysics创建模型 | 第41-46页 |
| ·管道厚度检测实验平台 | 第46-52页 |
| ·实验检测方案 | 第46-47页 |
| ·实验过程 | 第47-50页 |
| ·实验结果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4章 管道焊缝区域漏磁检测分析 | 第53-66页 |
| ·管道焊缝缺陷的类型 | 第53-54页 |
| ·管道焊缝缺陷检测原理 | 第54页 |
| ·直流激励 COMSOL 仿真 | 第54-61页 |
| ·仿真过程 | 第54-57页 |
| ·COMSOLMultiphysics仿真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 ·对比结果 | 第61-65页 |
| ·管道无缺陷与焊缝无缺陷对比 | 第61-62页 |
| ·焊缝内缺陷的对比 | 第62-63页 |
| ·焊缝外缺陷的对比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