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三、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0-11页 |
四、辽宁装备制造产业现状 | 第11-12页 |
(一)辽宁装备制造产业的历史基础 | 第11-12页 |
(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现状 | 第12页 |
五、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第12-15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创新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的阐述 | 第15-17页 |
一、熊彼特创新理论 | 第15-16页 |
二、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 第16-17页 |
第三章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创新的制度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17-20页 |
一、创新的制度分析框架 | 第17-18页 |
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与分析框架的结合 | 第18-20页 |
(一)成本创新阶段 | 第18-19页 |
(二)由成本创新到组织形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演化 | 第19-20页 |
第四章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组织形式创新中的问题 | 第20-26页 |
一、国有企业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 | 第20-24页 |
(一)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不完善 | 第20-22页 |
(二)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存在问题 | 第22-24页 |
二、装备制造业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不够 | 第24-26页 |
第五章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2页 |
一、路径依赖致使企业科研经费投资不足 | 第26-28页 |
二、以高校为首的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低下 | 第28-29页 |
(一)高校的科研成果研发不以市场价值为导向 | 第28页 |
(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市场价值转化的支持体系不健全 | 第28-29页 |
三、“官本位”思维严重导致创新人才流失 | 第29-32页 |
第六章 对策建议 | 第32-38页 |
一、国家由国有企业的“股东”变为“债权人”实现国企改革 | 第32-35页 |
二、加强对符合市场需求的非正式制度的构建 | 第35-36页 |
(一)加强企业经营者创新精神的培养 | 第35页 |
(二)削弱政府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中的控制力 | 第35-36页 |
三、加大高校在创新中的作用 | 第36-38页 |
(一)完善高校的人员评价体系 | 第36页 |
(二)完善科研成果市场价值转化的支持体系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个人简历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