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镇形成与发展论文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选择研究--基于印度城镇化经验教训分析

中文摘要第1-16页
ABSTRACT第16-22页
导论第22-48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核心概念界定第22-32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32-45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45-47页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第47-48页
第一章 新型城镇化理论基础研究第48-78页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镇化思想第48-54页
  (一)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第48-50页
  (二) 城镇化发展动力归因于生产效率的提高第50-53页
  (三) 城镇化实现途径依赖于城乡对立的消除第53页
  (四) 城镇化最终目标是缩小城乡差距第53-54页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思想第54-67页
  (一) 改革开放前的城镇化思想第54-58页
  (二) 改革开放后的城镇化思想第58-63页
  (三) 十八大以来的城镇化思想第63-67页
 三、西方城镇化理论第67-78页
  (一) 结构转换理论第67-68页
  (二) 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理论第68-69页
  (三) 人口迁移理论第69-71页
  (四) 城市发展理论第71-72页
  (五)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第72-73页
  (六) 城乡统筹理论第73-78页
第二章 中国城镇化历史进程、特征及问题第78-104页
 一、中国城镇化历史进程第78-86页
  (一) 城镇化起步发展阶段(1949年至1957年)第78-79页
  (二) 起伏发展的城镇化阶段(1958年至1965年)第79-80页
  (三) 停滞发展的城镇化阶段(1966年至1976年)第80页
  (四) 快速发展的城镇化阶段(1977年至1998年)第80-81页
  (五) 稳定发展的城镇化阶段(1999年至2004年)第81页
  (六) 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第81-86页
 二、中国城镇化主要特征第86-97页
  (一) 劳动力人口转移方式多样第86-87页
  (二) 城镇化发展速度起伏较大第87-88页
  (三) 城市发展体系呈现多层次第88-90页
  (四) 城市群成为城镇化空间战略主体第90-92页
  (五) 城镇化发展具有二元性第92-95页
  (六) 城镇化发展主要由政府主导第95-97页
 三、中国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第97-104页
  (一) “人”的城镇化滞后于“物”的城镇化第97-99页
  (二)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缺乏保障机制第99-100页
  (三) 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第100-102页
  (四) 城镇化发展区域差距较大第102-104页
第三章 中国城镇化建设对印度城镇化经验教训的借鉴与反思第104-151页
 一、印度城镇化历史进程、特征及问题第104-132页
  (一) 印度城镇化历史进程第105-111页
  (二) 印度城镇化主要特征第111-125页
  (三) 印度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25-132页
 二、印度城镇化的经验教训第132-151页
  (一) 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第133-139页
  (二) 城镇化水平提升,必须协调不同产业发展第139-142页
  (三)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必须完善城市发展体制第142-151页
第四章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思考第151-185页
 一、以人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151-157页
  (一) 改革分割城乡人口的户籍制度第151-152页
  (二)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第152-154页
  (三)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大农业人口转移推力第154-155页
  (四) 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第155-157页
 二、着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第157-163页
  (一) 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第157-158页
  (二)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第158-162页
  (三)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162-163页
 三、逐步优化城镇化布局第163-169页
  (一) 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第164-165页
  (二) 优化提升、培育发展城市群第165-168页
  (三) 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第168-169页
 四、提高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第169-173页
  (一) 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第170-171页
  (二) 推动新型城市建设第171-172页
  (三) 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治理第172-173页
 五、完善城镇化发展政策第173-177页
  (一) 继续完善新型工业化推动城镇化政策第173-174页
  (二) 积极支持服务业推动城镇化政策第174-176页
  (三) 逐渐转变效率优先经济发展政策第176-177页
 六、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第177-180页
  (一) 改革城乡土地管理制度第177-179页
  (二) 健全城镇住房制度第179-180页
  (三)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第180页
 七、城镇化发展要有历史耐心,不能急于求成第180-185页
  (一) 经济新常态第181-183页
  (二) 城镇化发展需要新常态第183-185页
结束语第185-191页
参考文献第191-210页
致谢第210-21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12-213页
附件第213页

论文共2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型期中国就业增长问题研究
下一篇:期望相依和异方差检验以及非稀疏高维模型的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