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区域科技创新相关研究 | 第11-14页 |
·产学研合作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相关研究 | 第16页 |
·简要评价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第17-20页 |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20页 |
·创新点 | 第20-22页 |
2 理论基础及核心概念界定 | 第22-28页 |
·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技术创新理论 | 第22-23页 |
·合作创新理论 | 第23页 |
·三螺旋理论 | 第23-25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5-26页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探究及过程模型构建 | 第28-39页 |
·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要素 | 第28-30页 |
·创新主体要素 | 第28-29页 |
·创新辅体要素 | 第29-30页 |
·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模式 | 第30-32页 |
·技术转让模式 | 第30-31页 |
·委托模式 | 第31页 |
·联合开发模式 | 第31页 |
·共建基地模式 | 第31页 |
·共建实体模式 | 第31-32页 |
·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动力机制 | 第32-36页 |
·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概念界定 | 第32页 |
·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动力要素分类 | 第32-36页 |
·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过程模型的构建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山西省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实证分析 | 第39-53页 |
·评价方法介绍 | 第39-41页 |
·SBM 模型和 SE-SBM 模型 | 第39-40页 |
·两阶段 SE-SBM 方法 | 第40-41页 |
·山西省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 第41-44页 |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41-42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2-44页 |
·实证分析 | 第44-52页 |
·数据收集 | 第44-45页 |
·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实证分析 | 第45-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提升山西省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绩效的政策建议 | 第53-58页 |
·政府应全方位完善山西省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建设 | 第53-55页 |
·企业应深层次强化在山西省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 第55-56页 |
·学研方应多渠道加强在山西省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中的源头作用 | 第56-5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