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一、区域经济合作经济效应理论综述 | 第9-11页 |
二、区域经济合作经济效应实证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三、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文献综述 | 第13页 |
四、研究现状述评 | 第13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分析 | 第16-30页 |
第一节 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 | 第16-18页 |
一、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起步阶段(1991-2001) | 第16-17页 |
二、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阶段(2001-至今)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中国和中亚国家的贸易现状 | 第18-26页 |
一、中国和中亚国家贸易规模 | 第18-21页 |
二、中国和中亚国家贸易结构 | 第21-24页 |
三、中国和中亚国家的贸易结合度 | 第24-26页 |
第三节 中国和中亚国家的投资合作 | 第26-30页 |
一、中国对中亚国家的投资规模 | 第26-27页 |
二、中国对中亚国家投资的国别分布 | 第27-28页 |
三、中国对中亚国家投资的行业分布 | 第28-30页 |
第三章 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30-44页 |
第一节 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贸易效应分析—基于引力模型 | 第30-37页 |
一、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30-31页 |
二、模型及数据来源 | 第31-36页 |
三、实证检验的结论及分析 | 第36-37页 |
第二节 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投资效应分析 | 第37-44页 |
一、投资创造效应 | 第38-40页 |
二、投资转移效应 | 第40-43页 |
三、结论及分析 | 第43-44页 |
第四章 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第44-49页 |
第一节 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 | 第44-45页 |
一、中国与中亚各国贸易不平衡 | 第44页 |
二、单向投资有待改变 | 第44-45页 |
三、区域内贸易投资不便利阻碍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 | 第45页 |
第二节 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 | 第45-49页 |
一、中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贸易创造效应的进一步扩大 | 第45-46页 |
二、欧亚联盟对区域内的经济效应产生一定的影响 | 第46-47页 |
三、地缘政治影响中国和中亚国家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 第47页 |
四、中国新疆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47-48页 |
五、地区安全因素制约合作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深化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 | 第49-55页 |
第一节 国家层面 | 第49-51页 |
一、提高区域内贸易投资便利化 | 第49-50页 |
二、加强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合作 | 第50页 |
三、加速人民币区域化 | 第50页 |
四、建立政策沟通平台,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 第50-51页 |
第二节 自治区层面 | 第51-52页 |
一、以民心相通来营造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推进经济合作稳步发展 | 第51-52页 |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新疆经济稳步增长 | 第52页 |
三、加大对本地产品的支持力度,扶植一批龙头企业 | 第52页 |
第三节 企业层面 | 第52-55页 |
一、选择合理的投资领域,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52-53页 |
二、提升中国产品在中亚国家的信誉 | 第53页 |
三、加大对中亚国家非能源领域的投资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