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23页 |
| ·课题背景和问题提出 | 第10-12页 |
| ·我国北方城镇供热面临的问题 | 第10页 |
| ·降低品位损失在供热系统中的重要性 | 第10-11页 |
| ·降低品位损失的限制条件 | 第11-12页 |
| ·待研究的问题 | 第12页 |
|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 ·集中供热热源形式发展现状 | 第12-16页 |
| ·基于品位的能源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 ·火积分析法 | 第19-21页 |
| ·课题提出和工作内容 | 第21-23页 |
| 第2章 系统分析基础 | 第23-31页 |
| ·火积分析的图形表示 | 第23-24页 |
| ·将火积分析应用到供热系统的模型建立 | 第24-25页 |
| ·分析所需的重要物理量 | 第25-28页 |
| ·火积耗散 | 第25-27页 |
| ·火积效率 | 第27-28页 |
| ·典型供热系统损失分析 | 第28-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降低热源环节损失 | 第31-66页 |
| ·常见供热方式的热源损失分析 | 第31-33页 |
| ·热源环节损失难以降低的主要矛盾 | 第33-35页 |
| ·有效降低热源环节损失的方法——热源匹配 | 第35-37页 |
| ·热电联产中的热源匹配 | 第37-41页 |
| ·燃气锅炉供热中的热源匹配 | 第41-51页 |
| ·燃气锅炉的低品位余热——烟气冷凝热 | 第41-44页 |
| ·现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 | 第44-45页 |
| ·吸收式烟气余热深度回收技术 | 第45-49页 |
| ·工程实例 | 第49-51页 |
| ·工业余热利用中的热源匹配 | 第51-64页 |
| ·工业余热利用中热源采集的难点 | 第51-53页 |
| ·取热流程设计的模型建立 | 第53-55页 |
| ·取热流程发生损失的基本情形 | 第55-58页 |
| ·取热流程的优化设计方法 | 第58-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第4章 降低输配环节损失 | 第66-79页 |
| ·一次网输配参数对降低热源品位的间接影响 | 第66-70页 |
| ·锅炉供热系统 | 第66-67页 |
| ·吸收式电厂余热利用系统 | 第67-69页 |
| ·工业余热利用系统 | 第69-70页 |
| ·总结分析 | 第70页 |
| ·常见供热输配参数的损失分析 | 第70-72页 |
| ·降低输配损失的方法 | 第72-78页 |
| ·热力站环节 | 第72-76页 |
| ·末端环节 | 第76-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5章 全工况下的损失降低 | 第79-104页 |
| ·全工况运行调节概述 | 第79-83页 |
| ·输配系统的运行调节 | 第79-82页 |
| ·热源系统的运行调节 | 第82-83页 |
| ·背压式热电联产的全工况分析 | 第83-88页 |
| ·一次网质调节模式 | 第84-86页 |
| ·一次网量调节模式 | 第86-87页 |
| ·小结 | 第87-88页 |
| ·抽汽式热电联产的全工况分析 | 第88-92页 |
| ·一次网质调节模式 | 第89-90页 |
| ·一次网量调节模式 | 第90-91页 |
| ·小结 | 第91-92页 |
| ·吸收式电厂余热回收系统的全工况分析 | 第92-96页 |
| ·一次网质调节模式 | 第92-93页 |
| ·一次网量调节模式 | 第93-95页 |
| ·小结 | 第95-96页 |
| ·工业余热利用的全工况分析 | 第96-100页 |
| ·一次网质调节模式 | 第98-99页 |
| ·一次网量调节模式 | 第99页 |
| ·小结 | 第99-100页 |
| ·综合分析 | 第100-10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 第6章 案例应用 | 第104-135页 |
| ·案例介绍 | 第104-107页 |
| ·城市基本情况 | 第104页 |
| ·负荷发展 | 第104-106页 |
| ·热源现状 | 第106页 |
| ·面临的形势 | 第106-107页 |
| ·可利用热源分析 | 第107-116页 |
| ·现有系统及潜在热源分析 | 第107-114页 |
| ·赤峰市可利用热源总体情况 | 第114-116页 |
| ·热源方案设计 | 第116-125页 |
| ·赤峰热电厂新厂 | 第117-118页 |
| ·京能热电厂 | 第118-119页 |
| ·新城热电厂 | 第119-120页 |
| ·铜厂工业余热 | 第120-125页 |
| ·热源小结 | 第125页 |
| ·管网及运行 | 第125-128页 |
| ·管网规划 | 第125-126页 |
| ·运行调节 | 第126-128页 |
| ·方案对比分析 | 第128-129页 |
| ·火积分析对比 | 第128页 |
| ·供热成本对比 | 第128-129页 |
| ·具体规划实施步骤 | 第129-133页 |
| ·2014-2015 采暖季 | 第130-132页 |
| ·2015-2016 采暖季 | 第132页 |
| ·2016-2017 采暖季 | 第132-133页 |
| ·2016 采暖季以后 | 第133页 |
| ·小结 | 第133-135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135-1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8-142页 |
| 致谢 | 第142-144页 |
| 附录 A 吸收式烟气深度余热回收项目建设及测试情况 | 第144-153页 |
| A.1 项目建设 | 第144-150页 |
| A.1.1 主要设备 | 第144-148页 |
| A.1.2 设备安装 | 第148-149页 |
| A.1.3 管线设计 | 第149-150页 |
| A.2 测试分析 | 第150-153页 |
| A.2.1 工况 1 | 第150-151页 |
| A.2.2 工况 2 | 第151-152页 |
| A.2.3 工况 3 | 第152页 |
| A.2.4 工况对比分析 | 第152-153页 |
| 附录 B 赤峰市热源调研详细情况 | 第153-159页 |
| B.1 赤峰热电厂老厂 | 第153-154页 |
| B.2 赤峰热电厂新厂 | 第154-155页 |
| B.3 赤峰药厂 | 第155-156页 |
| B.4 京能热电厂 | 第156-157页 |
| B.5 富龙热电厂 | 第157-158页 |
| B.6 其他热源 | 第158-159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