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页 |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研究概述 | 第10-24页 |
(一)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1、群众观点 | 第11页 |
2、群众路线 | 第11-12页 |
3、群众工作 | 第12页 |
(二)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 第12-20页 |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群众史观 | 第12-14页 |
2、列宁的群众观 | 第14-16页 |
3、毛泽东的群众观 | 第16-20页 |
(三)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 第20-24页 |
1、坚持群众路线是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基本前提 | 第21页 |
2、坚持群众路线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途径 | 第21-22页 |
3、坚持群众路线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强大动力 | 第22-23页 |
4、坚持群众路线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 | 第23页 |
5、坚持群众路线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 | 第23-24页 |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理论和实践 | 第24-31页 |
(一) “人民群众标准”的理论和实践(1978—1989年) | 第24-26页 |
1、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 第24-25页 |
2、政策的制定实施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 第25-26页 |
3、旗帜鲜明地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 第26页 |
(二)“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理论和实践(1989—2002年) | 第26-28页 |
1、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事业 | 第27页 |
2、党的一切工作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 第27-28页 |
3、党始终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 第28页 |
(三) “以人为本”的理论和实践(2002—2012年) | 第28-30页 |
1、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第29页 |
2、坚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 第29-30页 |
(四)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2012年至今) | 第30-31页 |
1、将密切党群关系作为执政的重点 | 第30-31页 |
2、将贯彻群众路线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 第31页 |
三、新时期坚持群众路线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1-36页 |
(一) 存在问题 | 第31-34页 |
1、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不够强 | 第32页 |
2、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不够扎实 | 第32-33页 |
3、群众工作机制不健全 | 第33-34页 |
(二) 原因分析 | 第34-36页 |
1、封建等级思想的影响 | 第34-35页 |
2、封建宗法思想的影响 | 第35页 |
3、宗旨意识淡化的影响 | 第35-36页 |
4、价值观扭曲的影响 | 第36页 |
四、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路径选择 | 第36-47页 |
(一)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 第36-39页 |
1、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 第36-37页 |
2、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 第37-38页 |
3、提高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 第38-39页 |
(二) 切实转变作风 | 第39-42页 |
1、反对形式主义,坚持实事求是 | 第39-40页 |
2、反对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 | 第40页 |
3、反对享乐主义,坚持艰苦奋斗 | 第40-41页 |
4、反对奢靡之风,坚持勤俭节约 | 第41-42页 |
(三) 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 | 第42-47页 |
1、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 第43页 |
2、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 | 第43-45页 |
3、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机制 | 第45页 |
4、建立健全民意诉求表达制度 | 第45-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