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危岩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及治理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危岩体的形成机理及分类 | 第12-13页 |
·危岩体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13-14页 |
·危岩体的危险性及风险性评价方法 | 第14-15页 |
·危岩体的防治对策 | 第15页 |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5-1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危岩体特征及失稳模式分析 | 第18-24页 |
·危岩体的基本特征 | 第18-19页 |
·危岩分布范围、规模及形态 | 第18页 |
·危岩结构特征 | 第18-19页 |
·危岩破坏方式及主要影响因素 | 第19-23页 |
·破坏方式 | 第19-22页 |
·主要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危岩体稳定性及落石的运动路径分析 | 第24-51页 |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24-28页 |
·危岩稳定性分析评价法1-赤平极射投影分析法 | 第24-25页 |
·危岩稳定性分析评价法2-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法 | 第25-28页 |
·危岩失稳落石运动路径分析 | 第28-39页 |
·落石运动形式 | 第28-29页 |
·不同运动形式落石运动参数计算方法 | 第29-35页 |
·落石运动形式判别标准 | 第35页 |
·落石运动计算案例分析 | 第35-39页 |
·落石运动路径数值模拟 | 第39-49页 |
·RocFall落石运动数值模拟原理与方法 | 第39-40页 |
·RocFaⅡ落石运动数值模拟 | 第40页 |
·落石运动数值模拟案例分析 | 第40-49页 |
·落石运动路径不同分析方法的结果对比 | 第49-50页 |
·本章小节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危岩防治措施研究 | 第51-66页 |
·危岩体的防治原则 | 第51-52页 |
·危岩体防治的工程措施研究 | 第52-60页 |
·主动防治 | 第52-55页 |
·被动防治 | 第55-59页 |
·主动-被动联合防治 | 第59-60页 |
·防治措施建议 | 第60-65页 |
·治理措施建议 | 第61-62页 |
·治理方案比选 | 第62-64页 |
·监测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6-68页 |
·主要结论 | 第66页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