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1 绪论第10-21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0-13页
     ·研究目的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13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3-19页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第15-18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8-19页
     ·发展趋势第19页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9-21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创新点第20-21页
2 和谐社会与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概述第21-30页
   ·和谐社会第21-23页
     ·和谐社会的含义第21-22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第22-23页
   ·政治社会化第23-27页
     ·政治社会化的含义第23-25页
     ·政治社会化的特征第25页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第25-27页
   ·政治社会化与和谐社会的辩证统一性第27-29页
     ·政治社会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第27-28页
     ·社会和谐是实现政治社会化的社会条件第28页
     ·和谐社会与政治社会化具有内在同一性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治社会化的现状分析第30-43页
   ·政治社会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促进和谐因素第30-32页
     ·社会政治态度相对端正第30页
     ·个体思想政治索质不断提高第30-31页
     ·政治体系不断革新和完善第31-32页
     ·政治文化传播加强第32页
   ·政治社会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阻滞和谐因素第32-37页
     ·政治社会化相关理论和制度建设缺位第32-33页
     ·政治认同感弱化第33-34页
     ·政治参与的非制度化第34-35页
     ·传统政治社会化有效性降低第35-36页
     ·主导政治信仰危机第36-37页
   ·政治社会化阻滞和谐因素产生的原因第37-42页
     ·政治社会化重视程度不够第37-38页
     ·官本位封建思想影响及民主法制不健全第38页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参与机制的制约第38-39页
     ·政治社会化运行体制存在弊端第39-41页
     ·全球化浪潮与社会转型期的双重挑战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4 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社会化的对策第43-55页
   ·加强政治社会化的主体建构第43-45页
     ·强化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第43-44页
     ·加强自身学习与实践第44页
     ·形成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力第44-45页
   ·完善政治社会化的治理模式第45-49页
     ·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第45-46页
     ·加强制权和监督机制建设第46-47页
     ·打造政治参与的良性运作机制第47-49页
     ·加强政治社会化的法律制度建设第49页
   ·优化政治社会化的保障条件第49-54页
     ·优化市场经济条件第49-50页
     ·优化社会自治能力第50-51页
     ·优化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和方式第51-52页
     ·注重科学的政治心理分析第52-53页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毛泽东对中国儒家政治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及其当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