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5-20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5-16页 |
| ·自然条件 | 第15页 |
| ·植被类型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20页 |
| ·样地设置 | 第16-18页 |
| ·森林各组分碳密度测定 | 第18-19页 |
| ·数据分析 | 第19-20页 |
| 3 黑龙江省不同龄组软阔混交林碳密度及其分配 | 第20-26页 |
| ·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 | 第20-21页 |
| ·植被碳库碳密度及其分配 | 第21-22页 |
| ·植被碳库各组分碳密度及其分配 | 第21页 |
| ·乔木层各器官碳密度及其分配 | 第21-22页 |
| ·碎屑碳库碳密度及其分配 | 第22-23页 |
| ·同龄组中不同区域各碳库碳密度及其分配 | 第23-24页 |
| ·讨论与小结 | 第24-26页 |
| ·讨论 | 第24-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4 黑龙江省不同龄组硬阔混交林碳密度及其分配 | 第26-32页 |
| ·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 | 第26-27页 |
| ·植被碳库碳密度及其分配 | 第27-28页 |
| ·植被碳库各组分碳密度及其分配 | 第27页 |
| ·乔木层各器官碳密度及其分配 | 第27-28页 |
| ·碎屑碳库碳密度及其分配 | 第28-29页 |
| ·同龄组中不同区域各碳库碳密度及其分配 | 第29-30页 |
| ·讨论与小结 | 第30-32页 |
| ·讨论 | 第30页 |
| ·小结 | 第30-32页 |
| 5 黑龙江省两种阔叶混交林间碳密度及其分配的差异研究 | 第32-35页 |
| ·两种阔叶混交林间森林碳密度差异研究 | 第32-33页 |
| ·两种阔叶混交林间森林碳密度分配差异研究 | 第33-34页 |
| ·讨论与小结 | 第34-35页 |
| 6 研究讨论与结论 | 第35-42页 |
| ·讨论 | 第35-39页 |
| ·黑龙江省阔叶混交林碳密度及碳分配 | 第35-38页 |
| ·林分因子对黑龙江省阔叶混交林碳密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 ·结论 | 第39-41页 |
|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