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9页 |
| 英文缩写索引 | 第19-20页 |
| 第一章 多靶点脂筏亲和色谱概述及中药抗肿瘤概述 | 第20-38页 |
| ·乳腺癌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多靶点脂筏亲和色谱概述 | 第21-30页 |
| ·中药活性成分筛选的传统方法 | 第21页 |
| ·细胞膜亲和色谱筛选模式 | 第21-22页 |
| ·多靶点脂筏色谱筛选模式 | 第22-30页 |
| ·中药抗肿瘤机制的概述 | 第30-35页 |
| ·中药抗肿瘤机制的研究 | 第30-34页 |
| ·中药葶苈子的研究现状 | 第34-35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展望及实验方案的设计 | 第35-38页 |
| ·研究目的 | 第35页 |
| ·研究展望 | 第35页 |
| ·本论文研究方案 | 第35-38页 |
| 第二章 多靶点脂筏色谱的构建及北葶苈子抗肿瘤活性部位的筛选 | 第38-56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9-44页 |
| ·材料 | 第39-41页 |
| ·方法 | 第41-44页 |
| ·实验结果 | 第44-52页 |
| ·CdTe量子点荧光光谱的测定 | 第44-45页 |
| ·脂筏及其固定相的鉴定结果 | 第45-46页 |
| ·北葶苈子活性部位的筛选 | 第46-48页 |
| ·水饱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48-51页 |
| ·水饱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对成纤维细胞的毒性作用 | 第51-52页 |
| ·讨论 | 第52-56页 |
| 第三章 北葶苈子活性部位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机制的研究 | 第56-74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57-63页 |
| ·材料 | 第57-59页 |
| ·方法 | 第59-63页 |
| ·结果 | 第63-71页 |
| ·Western blot检测ERK磷酸化、Bcl-2及Bax的表达 | 第63-65页 |
| ·免疫荧光检测p-ERK、Bcl-2及Bax的表达 | 第65-66页 |
| ·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株的早期凋亡 | 第66-68页 |
| ·DNA Ladder分析MCF-7细胞株的凋亡 | 第68页 |
| ·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株周期的变化 | 第68-69页 |
| ·Western blot检测PCNA蛋白的表达 | 第69-70页 |
| ·Transwell检测MCF-7细胞株的迁移能力 | 第70-71页 |
| ·讨论 | 第71-74页 |
| 第四章 北葶苈子活性部位急性毒理学研究 | 第74-84页 |
| ·急性毒性实验概述 | 第74-78页 |
| ·急性毒性分类法 | 第74-75页 |
| ·上下增减量法 | 第75-76页 |
| ·固定剂量法 | 第76-77页 |
| ·三种方法的比较 | 第77-78页 |
| ·改良寇氏法计算LD_(50) | 第7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8-80页 |
| ·实验动物 | 第78页 |
| ·实验动物的饲养 | 第78页 |
| ·实验方法 | 第78-80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78-79页 |
| ·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 第79页 |
| ·腹腔注射给药急性毒性试验 | 第79页 |
| ·寇氏法计算LD_(50) | 第79-80页 |
| ·计算LD_(50)的95%平均可信限(CL) | 第80页 |
| ·脏器系数计算 | 第80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80页 |
| ·实验结果 | 第80-82页 |
| ·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 第80-81页 |
| ·腹腔注射给药急性毒性试验 | 第81-82页 |
| ·讨论 | 第82-84页 |
| 第五章 北葶苈子活性部位对裸鼠MCF-7移植瘤抑制作用的研究 | 第84-94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84-88页 |
| ·材料 | 第84-86页 |
| ·细胞株及裸鼠 | 第84页 |
| ·主要试剂 | 第84-85页 |
| ·主要仪器 | 第85页 |
| ·主要溶液 | 第85-86页 |
| ·方法 | 第86-88页 |
| ·MCF-7细胞的培养 | 第86-87页 |
| ·裸鼠模型建立 | 第87页 |
| ·分组及药物处理 | 第87页 |
| ·观察指标与取材 | 第87-88页 |
| ·组织蛋白的提取 | 第88页 |
| ·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 | 第88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88页 |
| ·实验结果 | 第88-92页 |
| ·MCF-7裸鼠移植瘤 | 第88-89页 |
| ·移植瘤的重量和体积 | 第89-91页 |
| ·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 | 第91-92页 |
| ·讨论 | 第92-94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94-97页 |
| ·主要结论 | 第94-95页 |
| ·创新点 | 第95-97页 |
| 参考文献 | 第97-115页 |
| 致谢 | 第115-116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专利 | 第116-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