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实施方案)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水量调度概况 | 第12-13页 |
·国外水量分配调度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水量分配调度现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7-19页 |
·山东黄河概况 | 第17-18页 |
·山东引黄供水现状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山东黄河水量统一管理调度实践 | 第19-25页 |
·黄河水量调度概况 | 第19-20页 |
·黄河水量调度原则 | 第20页 |
·黄河水量调度手段 | 第20-21页 |
·黄河水量分配方式 | 第21-22页 |
·建设“三条黄河”以及数字水调 | 第22-23页 |
·黄河水量调度成效 | 第23-24页 |
·工业及社会效益 | 第23页 |
·农业效益 | 第23-24页 |
·生态效益 | 第24页 |
·黄河水量分配面临的挑战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山东黄河水量优化模型 | 第25-43页 |
·分水原则 | 第25-26页 |
·现行分水方案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建立新的分水原则 | 第26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26-30页 |
·目标函数 | 第27页 |
·约束条件 | 第27-30页 |
·数据的输入 | 第30-43页 |
·先进节水指标的确定 | 第30页 |
·2011 年山东省用水情况分析 | 第30-33页 |
·丰枯遭遇分析 | 第33-34页 |
·特枯年(2001 年)引、用水情况分析 | 第34-36页 |
·枯水年(2002 年)引、用水情况分析 | 第36-38页 |
·平水年(2005 年)引、用水情况分析 | 第38-40页 |
·2011 年及三个典型年各地市工农业用水比较分析 | 第40-43页 |
第五章 模型输出结果及分析 | 第43-81页 |
·特枯年水量优化调度方案 | 第43-49页 |
·枯水年水量优化调度方案 | 第49-55页 |
·平水年水量优化调度方案 | 第55-61页 |
·缺水程度比较分析 | 第61-63页 |
·优化调度方案的效益估算分析 | 第63-65页 |
·农业效益分析 | 第63-64页 |
·工业效益分析 | 第64-65页 |
·2011 年水量优化调度方案 | 第65-81页 |
·农业、工业相同保证率情况下的水量优化方案 | 第65-71页 |
·优先保证工业用水情况下的水量优化方案 | 第71-78页 |
·工、农业不同保证率下优化方案的比较 | 第78-8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附录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