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性能对印刷色彩控制的影响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7页 |
1 引言 | 第17-34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颜色控制科学 | 第19-31页 |
·颜色空间 | 第20-22页 |
·标准照明体 | 第22页 |
·标准观察者 | 第22页 |
·颜色测量几何条件 | 第22-23页 |
·颜色测量仪器 | 第23-24页 |
·影响颜色因素 | 第24-31页 |
·纸张性能与色彩 | 第31-33页 |
·纸张制造与调色 | 第31-32页 |
·纸张性能与色彩再现 | 第32-33页 |
·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2 纸张印刷适性的评估 | 第34-55页 |
·基于测试版的纸张印刷适性的检测 | 第34-38页 |
·测试条理论 | 第34页 |
·测试版图片 | 第34页 |
·测控条 | 第34-38页 |
·基于图像处理的数字印刷纸的印刷适性的检测 | 第38-47页 |
·数字印刷性能对印品质量的影响 | 第38-41页 |
·计算机图像检测系统 | 第41-42页 |
·基于 matlab 的图像处理代码编写 | 第42-45页 |
·纸张匀度的分析与评价 | 第45页 |
·纸张打印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 第45-47页 |
·神经网络胶版纸评估体系 | 第47-52页 |
·神经网络 | 第47-48页 |
·纸张数据 | 第48-52页 |
·印刷纸颜色耐久性的评价 | 第52-54页 |
·纸张变黄的原因 | 第52-53页 |
·纸张耐黄变性能研究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3 纸张性能对印品颜色的影响 | 第55-64页 |
·纸张白度对印品色彩的影响 | 第55-58页 |
·纸张颜色的表征方法 | 第55页 |
·纸张颜色对色彩复制的影响 | 第55-58页 |
·纸张光谱特性对印品色彩的影响 | 第58-63页 |
·纸张的光谱反射率 | 第58-59页 |
·纸张的光谱反射率对印品色彩再现的影响 | 第59-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4 数字印刷油墨网点面积的预测 | 第64-74页 |
·喷墨墨水简述 | 第64-65页 |
·喷墨印刷墨水组成 | 第64-65页 |
·喷墨印刷墨水主要性能指标 | 第65页 |
·基于归一法的网点面积预测 | 第65-68页 |
·三原色油墨的光谱分析 | 第65-66页 |
·基于光谱分析的单色油墨网点面积的预测 | 第66-68页 |
·光谱纽介堡方程修正 | 第68-73页 |
·光谱纽介堡方程 | 第68-69页 |
·浅色调网点的光谱纽介堡方程的修正 | 第69-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5 纸张印刷品色彩管理控制 | 第74-98页 |
·色彩管理过程 | 第74-80页 |
·设备校准 | 第74-75页 |
·设备特性化 | 第75-79页 |
·色彩转换 | 第79-80页 |
·色域表示 | 第80-89页 |
·色域表示方法 | 第80-81页 |
·不同数字印刷纸张色轮图显色范围比较 | 第81-83页 |
·不同数字印刷纸的印品的马蹄形色域 | 第83页 |
·基于光谱反射率的色域描述方法 | 第83-86页 |
·不同纸张基于光谱反射率的色域描述方法 | 第86-89页 |
·色彩转换 | 第89-90页 |
·BP 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确定 | 第89页 |
·BP 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 | 第89-90页 |
·神经网络模型的检验 | 第90页 |
·超色域色彩的处理 | 第90-93页 |
·超色域色彩的判断 | 第90-92页 |
·色彩处理方法 | 第92-93页 |
·色彩管理系统质量评价指标 | 第93-96页 |
·色彩还原能力 | 第93-94页 |
·图象相关理论进行色彩管理效果 | 第94-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6 纸张印刷品灰平衡控制 | 第98-118页 |
·灰平衡基本理论 | 第98页 |
·基于密度灰平衡曲线 | 第98-105页 |
·等阶灰平衡密度 | 第98-99页 |
·灰平衡数据确定 | 第99-102页 |
·灰平衡数据修正 | 第102-105页 |
·纽介堡方程 | 第105-111页 |
·纽介堡方程 | 第105-106页 |
·利用网点扩大量对纽介堡方程进行修正 | 第106-107页 |
·实验方案 | 第107-11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11页 |
·基于光谱特性灰平衡绘制 | 第111-117页 |
·实验内容 | 第112-113页 |
·彩色灰光谱曲线 | 第113-114页 |
·BP 神经网络训练及测试 | 第114-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7 总结 | 第118-120页 |
·研究结论 | 第118-119页 |
·创新点 | 第119页 |
·展望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27-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