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1. 绪论 | 第14-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8-19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规范研究 | 第20页 |
·实证研究 | 第20-21页 |
·本文预期创新点 | 第21-22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第22-32页 |
·城投债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5页 |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 第22-23页 |
·城投债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我国城投债和美国市政债券异同比较 | 第24-25页 |
·城投债风险研究综述 | 第25-28页 |
·市政债券风险研究综述 | 第25-26页 |
·城投债信用风险研究综述 | 第26-28页 |
·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 | 第28-32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8-29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9-32页 |
3. 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32-37页 |
·企业债券的理论 | 第32-34页 |
·企业债券的基本概念 | 第32页 |
·企业债券收益率的衡量指标 | 第32-33页 |
·利率风险结构理论 | 第33页 |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 第33-34页 |
·信用风险的相关理论 | 第34-37页 |
·信用风险理论 | 第34页 |
·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34-37页 |
4、我国城投类企业债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 第37-51页 |
·我国城投类企业债发展历史 | 第37-39页 |
·我国城投类企业债的特点 | 第39-40页 |
·城投类企业债发行主体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 | 第39-40页 |
·无专门针对城投类企业债的法律 | 第40页 |
·城投类企业债的存在信用级别高和收益率高的矛盾 | 第40页 |
·我国城投类企业债的风险 | 第40-42页 |
·城投类企业债发行主体盈利过度依赖地方政府 | 第40-41页 |
·城投公司财产产权不明晰,存在较大法律风险 | 第41页 |
·地方政府债务透明度较低 | 第41-42页 |
·地方政府对我国城投债的财务支持方式分析 | 第42-51页 |
·地方政府向城投类企业债发行主体提供净资产支持 | 第43-44页 |
·地方政府向城投类企业债发行主体提供净利润支持 | 第44页 |
·增信方面支持 | 第44-47页 |
·案例:“11新余债”、“12新城投债” | 第47-51页 |
5. 地方政府财务支持对城投类企业债发行信用利差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51-67页 |
·实证假设基础 | 第51-52页 |
·模型一 | 第52-60页 |
·模型设定思路 | 第52-53页 |
·样本来源及选取 | 第53页 |
·被解释变量—发行信用利差 | 第53页 |
·解释变量选取 | 第53-56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56-57页 |
·实证结果 | 第57-58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模型二 | 第60-67页 |
·模型二设定思路 | 第60-61页 |
·样本量选择 | 第61页 |
·变量选择 | 第61-63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63-64页 |
·实证结果 | 第64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4-67页 |
6. 研究结论 | 第67-72页 |
·研究结论 | 第67-68页 |
·政策建议 | 第68-70页 |
·明确城投类企业债法律地位 | 第68-69页 |
·规范信息披露制度 | 第69页 |
·授予地方政府发债权 | 第69-70页 |
·进行分税制改革 | 第70页 |
·本文不足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后记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