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7页 |
| ·概述 | 第10-13页 |
| ·工艺现状 | 第13-19页 |
| ·总论 | 第13-14页 |
| ·含氰废水 | 第14-16页 |
| ·含铬废水 | 第16-17页 |
| ·重金属废水 | 第17-18页 |
| ·混合废水 | 第18-19页 |
| ·生物处理技术 | 第19页 |
| ·本课题的提出 | 第19-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27页 |
| 第二章 改性剩余活性污泥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吸附等温线的研究 | 第27-37页 |
|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 ·原料与仪器 | 第27-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4页 |
| ·Ni~(2+)的吸附等温线 | 第29-30页 |
| ·Cu~(2+)的吸附等温线 | 第30-31页 |
| ·Zn~(2+)的吸附等温线 | 第31-32页 |
| ·Cr~(3+)的吸附等温线 | 第32-33页 |
| ·改性污泥去除金属离子可能的机理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改性剩余活性污泥对电镀废水处理的研究 | 第37-57页 |
| 第一节 改性剩余活性污泥对中高浓度电镀废水处理的研究 | 第37-44页 |
|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 ·原料与仪器 | 第37-38页 |
| ·实验方法 | 第3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3页 |
| ·污泥浓度和系统pH值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38-40页 |
| ·温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反应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 ·S~(2-)的加入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本节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二节 改性剩余活性污泥对中低浓度电镀废水处理的研究 | 第44-56页 |
|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 ·原料与仪器 | 第44-45页 |
| ·实验方法 | 第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4页 |
| ·络合废水 | 第45-47页 |
| ·磨板酸铜废水 | 第47-49页 |
| ·含Cr(Ⅵ)废水 | 第49-50页 |
| ·含镍废水 | 第50-52页 |
| ·混合废水 | 第52-54页 |
| ·污泥沉降体积及去除机理 | 第54页 |
| ·本节小结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 第四章 电镀污泥中酸可溶性金属离子浸出的研究 | 第57-65页 |
| ·实验部分 | 第57-58页 |
| ·原料与仪器 | 第57页 |
|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3页 |
| ·系统pH值对浸出效果的影响 | 第58-59页 |
| ·反应时间对浸出效果的影响 | 第59-60页 |
| ·液固比对浸出效果影响 | 第60-62页 |
| ·循环逆流浸取实验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 第五章 工艺设计与流程说明 | 第65-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