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本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相关国内外发展研究概述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发展概述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发展概述 | 第14-15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核心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城市公园基础理论 | 第17-21页 |
·城市公园概述 | 第17-20页 |
·城市公园定义 | 第17页 |
·城市开放空间、城市绿地、公园绿地 | 第17-20页 |
·城市公园未来的发展方向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城市公园设计原则、方法 | 第21-38页 |
·分区设计 | 第21-22页 |
·景观分区 | 第21页 |
·功能分区 | 第21-22页 |
·景点规划设计 | 第22-26页 |
·选景 | 第22页 |
·造景 | 第22-26页 |
·园林布局的基本原则 | 第26-27页 |
·公园景线规划 | 第27-31页 |
·导游线 | 第28-30页 |
·风景视线 | 第30-31页 |
·建筑、小品的设计及其原则 | 第31-33页 |
·植物配置规划设计 | 第33-35页 |
·绿色低碳生态设计 | 第35-37页 |
·具体设计方法 | 第35-36页 |
·对场地原有植物的再利用 | 第36页 |
·采用具有生命的材料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绿色低碳设计理念在邯郸城市公园中的应用 | 第38-64页 |
·低碳、碳中和、碳循环、碳足迹的相关概念 | 第38-39页 |
·新技术、新材料在邯郸城市公园中应用 | 第39-47页 |
·雨水回收在邯郸城市公园中利用 | 第39-42页 |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在邯郸城市公园中利用 | 第42-44页 |
·太阳能的利用 | 第42-43页 |
·风能的利用 | 第43-44页 |
·地热能的利用 | 第44页 |
·新型照明采光在邯郸城市公园中应用 | 第44-45页 |
·新型材料在邯郸城市公园中应用 | 第45-47页 |
·低碳绿色设计理念在邯郸不同区域的应用 | 第47-53页 |
·邯郸居住区周围的城市公园绿色低碳设计 | 第47-48页 |
·邯郸商业区周围的城市公园绿色低碳设计 | 第48-49页 |
·邯郸滨水区周围的城市公园绿色低碳设计 | 第49-50页 |
·邯郸工业区周围的城市公园绿色低碳设计 | 第50-51页 |
·邯郸文化教学区周围的城市公园绿色低碳设计 | 第51页 |
·邯郸旧城改造中的城市公园绿色低碳设计 | 第51-52页 |
·邯郸纪念性城市公园绿色低碳设计 | 第52-53页 |
·城市公园绿色低碳设计在细部方面的考虑 | 第53-58页 |
·地域性的设计 | 第53页 |
·文化的传承 | 第53-54页 |
·个性以及创新的考虑 | 第54-55页 |
·活水的引入 | 第55-57页 |
·声景的运用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页 |
·绿色低碳城市公园指引概念设计 | 第58-63页 |
·趣味迷宫式公园 | 第58-59页 |
·拼接式景观公园 | 第59页 |
·绿色学术公园 | 第59-60页 |
·空中公园 | 第60页 |
·感官公园 | 第60-61页 |
·音景公园 | 第61-62页 |
·奇幻灯光公园 | 第62页 |
·多元素融合公园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邯郸地区城市公园的绿色低碳设计 | 第64-86页 |
·邯郸地区区域概况 | 第64页 |
·邯郸地区地域历史文化 | 第64页 |
·邯郸地区现有城市公园分析 | 第64-85页 |
·丛台公园 | 第64-65页 |
·滏阳公园 | 第65-68页 |
·龙湖公园 | 第68-69页 |
·赵苑公园 | 第69-71页 |
·南湖公园 | 第71-73页 |
·赵王城遗址公园 | 第73-75页 |
·广府古城环城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 第75-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结论展望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作者简介 | 第91-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