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9页 |
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1 枣资源概况 | 第12页 |
2 枣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营养器官培养 | 第12-13页 |
·愈伤组织培养 | 第13页 |
·胚培养 | 第13-14页 |
·胚轴再生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影响枣树组织培养的有关因素 | 第15-17页 |
·培养基的成分 | 第15-17页 |
·基本培养基 | 第15页 |
·生长调节物质 | 第15-16页 |
·琼脂和蔗糖 | 第16页 |
·培养基的 PH 值 | 第16页 |
·营养添加物 | 第16-17页 |
·培养条件 | 第17页 |
·光照 | 第17页 |
·温度 | 第17页 |
3 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第17-25页 |
·遗传转化方法 | 第18-21页 |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 第18-20页 |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 第18-19页 |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 第19-20页 |
·DNA 直接导入法 | 第20-21页 |
·化学诱导 DNA 直接转化 | 第20页 |
·物理法诱导 DNA 直接转化 | 第20-21页 |
·基因工程在果树育种中的应用 | 第21-24页 |
·抗性育种 | 第21-23页 |
·抗病育种 | 第21页 |
·抗虫育种 | 第21-23页 |
·抗寒育种 | 第23页 |
·果实品质的改良 | 第23-24页 |
·枣转基因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蜂蜜罐不同外植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5-42页 |
1 引言 | 第25-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材料 | 第26-27页 |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主要药品试剂 | 第2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页 |
·不同外植体所需的基本培养基 | 第26页 |
·培养条件 | 第26-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29页 |
·无菌材料的获取 | 第27页 |
·不同处理成熟胚启动培养基筛选 | 第27页 |
·茎段诱导再生不定芽 | 第27-28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茎段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27页 |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茎段再生不定芽生根培养的影响 | 第27-28页 |
·叶片再生试验 | 第28页 |
·叶片再生不定芽 | 第28页 |
·子叶再生试验 | 第28页 |
·子叶再生不定芽 | 第28页 |
·上胚轴切段诱导再生不定芽 | 第28-29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上胚轴切段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下胚轴切段诱导再生不定芽 | 第29页 |
·不同培养基对下胚轴切段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29页 |
·根再生试验 | 第29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38页 |
·不同启动培养基对种胚胚轴的影响 | 第30页 |
·茎段诱导再生不定芽 | 第30-33页 |
·茎段再生不定芽的发生进程 | 第30-31页 |
·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茎段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再生根的影响 | 第32-33页 |
·离体叶片诱导再生不定芽 | 第33-34页 |
·叶片再生不定芽的发生进程 | 第33-34页 |
·离体子叶诱导再生不定芽 | 第34页 |
·子叶再生不定芽的发生进程 | 第34页 |
·上胚轴再生不定芽 | 第34-36页 |
·上胚轴再生不定芽的发生进程 | 第34-35页 |
·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上胚轴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下胚轴再生不定芽 | 第36-37页 |
·下胚轴再生不定芽的发生进程 | 第36-37页 |
·不同培养基对下胚轴切段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37页 |
·根再生不定芽 | 第37-38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8-42页 |
·讨论 | 第38-40页 |
·影响枣不定芽再生的因素 | 第38-39页 |
·叶片诱导不定芽 | 第38页 |
·茎段诱导不定芽 | 第38-39页 |
·上胚轴切段诱导不定芽 | 第39页 |
·下胚轴切段诱导不定芽 | 第39页 |
·‘蜂蜜罐’枣不同外植体再生能力比较 | 第39-40页 |
·影响生根的因素 | 第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第三章 载体改造及枣叶片转化 Bt 基因 | 第42-55页 |
1 引言 | 第42-4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3-49页 |
·试验材料 | 第43-45页 |
·外植体 | 第43页 |
·菌株、质粒 | 第43-44页 |
·培养基配方 | 第44-45页 |
·主要生化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45页 |
·试验方法 | 第45-49页 |
·外植体准备 | 第45页 |
·农杆菌的培养与活化 | 第45-46页 |
·叶片的转化 | 第46页 |
·农杆菌 pBarl3-Cry2A~*、pBar13-Cry1C~*活化及质粒提取 | 第46页 |
·农杆菌质粒 pBarl3-Cry2A~*、pBar13-Cry1C~*转化大肠杆菌 | 第46-47页 |
·植物表达载体 pBI121-Cry2A~*的构建 | 第47-48页 |
·植物表达载体 pBI121-Cry1C~*的构建 | 第48-4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除草剂 basta 对枣叶片离体再生的影响 | 第49页 |
·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对叶片遗传转化的影响 | 第49-50页 |
·植物表达载体 pBI121-Cry2A~*的构建 | 第50-51页 |
·植物表达载体 pBI121-Cry1C~*的构建 | 第51-53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3-55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筛选标记基因 | 第53-54页 |
·载体改造 | 第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5页 |
ABSTRACT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