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英文缩略语 | 第8-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 1 寰枢关节与椎动脉走行解剖学特点 | 第10-13页 |
| ·寰椎与枢椎的骨骼形态结构 | 第10-11页 |
| ·寰椎与枢椎周围韧带 | 第11-12页 |
| ·寰枢关节及其功能 | 第12页 |
| ·椎动脉走行 | 第12-13页 |
| 2 寰枢关节半脱位源性 CSA 临床治疗现状 | 第13-20页 |
| ·手术治疗 | 第13-15页 |
| ·非手术治疗 | 第15-20页 |
| 3 总结 | 第20-22页 |
| 临床研究 | 第22-34页 |
| 1 病例选择 | 第22-23页 |
| ·诊断标准 | 第22页 |
| ·纳入标准 | 第22页 |
| ·排除标准 | 第22-23页 |
| ·病例中止和剔除标准 | 第23页 |
| 2 技术路线图 | 第23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 ·随机分组 | 第23-24页 |
| ·盲法 | 第24页 |
| 4 治疗方法 | 第24页 |
| ·治疗组:定点仰正法治疗 | 第24页 |
| ·对照组:只做放松类手法,不做定点仰正法 | 第24页 |
| 5 疗效评定 | 第24-25页 |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4-25页 |
| ·动态椎动脉彩超相关数据参考值 | 第25页 |
| ·疗效判定评分表 | 第25页 |
| 6 统计学数据 | 第25-32页 |
|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 第25-26页 |
| ·两组治疗前动态椎动脉彩超数值与正常中立位椎动脉彩超数值对比及两组治疗前组间椎动脉彩超数值对比 | 第26-29页 |
|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 第29页 |
| ·两组治疗前后动态椎动脉彩超数值对比 | 第29-31页 |
| ·两组间治疗后动态椎动脉彩超数值对比 | 第31-32页 |
| 7 研究结果 | 第32-34页 |
| 讨论 | 第34-39页 |
| 1 祖国医学对 CSA 的认识 | 第34页 |
| ·外伤或长期劳损 | 第34页 |
| ·外感风寒湿邪 | 第34页 |
| ·肝肾亏虚 | 第34页 |
| 2 现代医学对寰枢关节半脱位源性 CSA 认识 | 第34-36页 |
| 3 动态椎动脉彩超数值对 CSA 诊断价值 | 第36页 |
| 4 推拿手法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 | 第36-39页 |
| 结语 | 第39-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附图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