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极端天气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全文结构框架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资料、方法、研究内容 | 第14-26页 |
| ·资料 | 第14-16页 |
| ·资料说明 | 第14页 |
| ·资料处理 | 第14-16页 |
| ·方法 | 第16-23页 |
| ·CI指数 | 第16-17页 |
| ·Z指数 | 第17-18页 |
| ·游程 | 第18-19页 |
| ·小波分析 | 第19页 |
| ·EMD(经验模态分解变换法)方法 | 第19-20页 |
| ·均生函数预测模型 | 第20-21页 |
| ·EOF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 | 第21-23页 |
| ·研究区域概括 | 第23-26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3-24页 |
| ·澜沧江流域水系组成 | 第24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近50年澜沧江流域降水特征 | 第26-39页 |
| ·近50年澜沧江流域降水时间上的变化特征 | 第26-36页 |
| ·基于EOF近五十年澜沧江流域年降水在时空上的特征 | 第27-29页 |
| ·基于EOF近五十年澜沧江流域春季的降水在时空上的特征 | 第29-30页 |
| ·基于EOF近五十年澜沧江流域夏季的降水在时空上的特征 | 第30-32页 |
| ·基于EOF近五十年澜沧江流域秋季的降水在时空上的特征 | 第32-34页 |
| ·基于EOF近五十年澜沧江流域冬季的降水在时空上的特征 | 第34-35页 |
| ·近50年澜沧江流域降水在周期上的变化特征 | 第35-36页 |
| ·澜沧江流域极端降水频次统计 | 第36-38页 |
| ·近五十年澜沧江流域30天及以上无降水天数频次 | 第36-37页 |
| ·近五十年澜沧江流域暴雨频次统计 | 第37页 |
| ·近五十年澜沧江流域干旱、暴雨、和温度在时间上的关系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近五十年澜沧江流域干旱变化特征 | 第39-49页 |
| ·根据CI指数近五十年澜沧江流域干旱时空特征 | 第39-42页 |
| ·根据CI指数近五十年澜沧江流域旱情年纪空间分布 | 第39-40页 |
| ·根据CI指数近五十年澜沧江流域轻旱四季空间分布 | 第40页 |
| ·根据CI指数近五十年澜沧江流域中旱四季空间分布 | 第40-41页 |
| ·根据CI指数近五十年澜沧江流域重特旱旱四季空间分布 | 第41-42页 |
| ·基于CI指数统计澜沧江流域干旱变化 | 第42页 |
| ·基于Z指数澜沧江流域季节及年际旱涝变化 | 第42-47页 |
| ·根据Z指数澜沧江流域春季年际早涝变化 | 第43-44页 |
| ·根据Z指数澜沧江流域夏季年际旱涝变化 | 第44页 |
| ·根据Z指数澜沧江流域秋季年际早涝变化 | 第44-45页 |
| ·根据Z指数澜沧江流域冬季年际旱涝变化 | 第45-46页 |
| ·根据Z指数澜沧江流域年际旱涝变化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澜沧江流域三省旱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 第49-54页 |
| ·澜沧江流域各省旱灾面积统计 | 第49-50页 |
| ·澜沧江流域各省旱灾成灾面积统计 | 第50页 |
| ·澜沧江流域各省受旱率和成灾率分析 | 第50-51页 |
| ·澜沧江流域旱灾与粮食减产之间的联系 | 第51-52页 |
| ·小结 | 第52-54页 |
| 第六章 海温异常与澜沧江流域灾害相关性分析 | 第54-67页 |
| ·澜沧江流域与全球SST的统计联系 | 第54-56页 |
| ·ENSO环流的介绍 | 第56-65页 |
| ·近百年Nino海温指数的季节性周期规律 | 第57-61页 |
| ·近百年SOI指数的季节周期规律 | 第61-65页 |
| ·干旱、暴雨与SOI/nino指数的相关性 | 第65-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讨论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作者简介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