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论文

面向级联失效的复杂网络鲁棒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复杂网络研究现状第10-11页
     ·复杂网络级联失效研究现状第11-13页
     ·相依网络研究现状第13-15页
   ·内容和结构编排第15-17页
第二章 复杂网络级联失效鲁棒性及其模型研究第17-30页
   ·复杂网络的静态鲁棒性第17-18页
   ·复杂网络的动态鲁棒性第18-21页
     ·沙堆模型第18-19页
     ·OPA 模型第19页
     ·CASCAD 模型第19页
     ·负载-容量模型第19-21页
   ·相依网络的鲁棒性第21-22页
   ·级联失效负载重分配方法第22-26页
     ·均匀分配第22-23页
     ·随机分配第23页
     ·局部负载重分配原则第23-24页
     ·局部保护策略第24-26页
   ·复杂网络的鲁棒性测度第26-28页
     ·最大连通片第26页
     ·失效规模第26页
     ·代数连通度第26-27页
     ·自然连通度第27页
     ·改进的自然连通度第27-28页
   ·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面向级联失效的铁路网增边优化研究第30-39页
   ·交通运输网络鲁棒性研究综述第30-31页
   ·铁路网增边优化的建模与分析第31-33页
     ·问题描述第31-32页
     ·自然连通度第32-33页
   ·DCSD-PSO 算法描述和实现第33-34页
   ·级联失效模型描述第34-35页
   ·仿真分析第35-38页
     ·基于不同算法的网络加边仿真分析第35-36页
     ·级联失效仿真第36-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面向级联失效的相依网络鲁棒性研究第39-51页
   ·相依网络级联失效模型第39-41页
     ·局部负载重分配原则第39-40页
     ·负载容量模型第40-41页
   ·网络模型第41-42页
   ·仿真分析第42-49页
     ·网络临界成本的仿真第42-46页
     ·理论证明第46-47页
     ·级联失效鲁棒性仿真第47-49页
   ·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总结第51-52页
   ·研究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颜色特征建模的镨钕组分含量检测方法
下一篇:改进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