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分区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导论 | 第10-2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选题目的 | 第11页 |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7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9-21页 |
|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 ·创新点 | 第21-23页 |
| 2 蓝色经济区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23-31页 |
| ·蓝色经济与蓝色经济区概念的提出与演变历程 | 第23-24页 |
| ·蓝色经济概念的提出与演变 | 第23页 |
| ·蓝色经济区概念的提出与演变 | 第23-24页 |
| ·蓝色经济与蓝色经济区概念的界定 | 第24-25页 |
| ·蓝色经济概念的界定 | 第24页 |
| ·蓝色经济区概念的界定 | 第24-25页 |
| ·蓝色经济区的特点 | 第25-26页 |
| ·集聚性特征 | 第25页 |
| ·关联性特征 | 第25-26页 |
| ·辐射性特征 | 第26页 |
| ·独立性特征 | 第26页 |
| ·分区功能定位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26-29页 |
| ·基本理论 | 第26-27页 |
| ·基本方法 | 第27-29页 |
| ·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 | 第29-31页 |
| 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现状特征分析 | 第31-42页 |
|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范围 | 第31-32页 |
|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优势分析 | 第32-35页 |
| ·地理区位优越 | 第32页 |
| ·海洋资源丰富 | 第32-34页 |
| ·经济发展迅猛 | 第34-35页 |
| ·海洋产业蓬勃发展 | 第35页 |
|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分析 | 第35-42页 |
| ·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差异大 | 第35-38页 |
| ·产业结构差异明显 | 第38-40页 |
| ·蓝色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阶梯性 | 第40-42页 |
| 4 分区功能定位的方法与应用模型 | 第42-49页 |
| ·分区功能定位的基本原则 | 第42-43页 |
| ·量力而行原则 | 第42页 |
| ·优势区域的产业优先发展原则 | 第42页 |
| ·联动协同发展原则 | 第42-43页 |
| ·分区功能定位的定量分析 | 第43-48页 |
| ·分区功能定位的维度 | 第43页 |
| ·分区功能定位的指标体系 | 第43-44页 |
| ·分区功能定位的映射关系 | 第44-45页 |
| ·分区功能定位的主成分分析 | 第45-47页 |
| ·分区功能定位的聚类分析 | 第47-48页 |
| ·分区功能定位的定性分析 | 第48-49页 |
| 5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分区功能定位 | 第49-56页 |
|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功能定位的研究单元 | 第49-50页 |
|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分区功能定位过程 | 第50-54页 |
|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分区功能定位结果 | 第54-56页 |
| 6 基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分区功能定位的发展战略 | 第56-62页 |
| ·核心功能区的发展战略 | 第56-57页 |
| ·临港工业区的发展战略 | 第57-58页 |
| ·滨海养殖旅游区的发展战略 | 第58-59页 |
| ·现代特色农业区的发展战略 | 第59-60页 |
| ·资源化工区的发展战略 | 第60-61页 |
| ·机械制造及纺织工业区的发展战略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