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理气活血方治疗气滞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9页
临床研究第9-21页
 1 研究对象及病例来源第9页
 2 中西医诊断标准第9-12页
   ·西医诊断标准、分度分级标准第9页
   ·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标准第9-10页
   ·心绞痛症状记分法及分级标准第10-11页
   ·中医单项症状记分标准第11页
   ·病例纳入标准第11页
   ·排除病例标准第11页
   ·剔除、脱落与终止病例标准第11-12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15页
   ·分组方法第12页
   ·治疗方法第12页
   ·观察指标与项目第12-13页
   ·疗效性观测第13-15页
     ·心绞痛症状疗效标准第13-14页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参照 1979 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第13页
       ·主要症状疗效判定标准(见表 2)第13-14页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第14-15页
     ·中医症候总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指导原则》第15页
     ·硝酸酯类药物停减率第15页
     ·治疗前后 LDL-C 达标标准第15页
   ·统计方法第15页
 4 临床资料分析第15-18页
   ·基本资料分析第15-16页
   ·病情资料分析第16-18页
 5 研究结果第18-20页
   ·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结果的比较第18页
   ·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第18页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疗效的比较第18页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疗效的比较第18-19页
   ·治疗前后硝酸甘油减停率的比较第19页
   ·治疗前后两组间 ECG 的变化比较第19页
   ·治疗前后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率比较第19页
   ·两组血脂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比较第19-20页
   ·两组 LDL-C 达标数的比较第20页
   ·治疗前后两组 D 二聚体变化比较第20页
 6 安全性检测第20-21页
讨论第21-29页
 1 本研究对胸痹(气滞血瘀型)的认识第21-22页
   ·气、血生理功能及联系第21页
   ·病因病机的认识第21-22页
   ·治则治法的确立第22页
 2 本方方药组成及配伍分析第22-25页
 3 方药的现代药理研究第25-27页
 4 临床疗效分析第27-28页
 5 问题与展望第28-29页
结语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3页
综述第33-41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附录第41-42页
致谢第42-43页
详细摘要第43-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针对肾虚高龄妇女卵细胞质量及卵颗粒细胞Bcl-2、Bax的影响
下一篇:15种脉象表述文献研究及中医临床医师脉诊操作技能调查问卷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