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益气养阴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研究

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8页
临床研究第8-23页
 一、 研究目的第8页
 二、 研究对象第8页
 三、 诊断标准及病例选择标准第8-12页
  (一) 西医诊断标准第8-9页
  (二) 中医诊断标准第9-11页
  (三) 纳入标准第11页
  (四) 排除标准第11-12页
  (五) 剔除标准第12页
  (六) 脱落标准第12页
  (七) 中止试验标准第12页
 四、 研究方法第12-16页
  (一) 病例采集及分组方法第12页
  (二) 治疗方案第12-14页
  (三) 疗效观察第14页
  (四) 疗效评价标准第14-15页
  (五) 观测指标第15-16页
  (六) 统计学处理第16页
 五、 临床资料分析第16-23页
  (一) 一般资料第16-18页
  (二) 研究结果第18-23页
讨论第23-32页
 一、 中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第23-25页
  (一) 病名的历史沿革第23页
  (二) 病因病机分析第23-25页
 二、 “益气养阴,交通心肾”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的立法依据第25-26页
 三、 益气养阴汤方药组成及分析第26-28页
 四、 现代药理研究第28-30页
 五、 疗效分析第30-32页
  (一) 治疗后两组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第30页
  (二)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第30页
  (三)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第30页
  (四) 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分级(NYHA)疗效比较第30-31页
  (五) 治疗后两组 BNP、NT-ProBNP 比较第31页
  (六) 治疗后两组心脏彩超(LVEF、SV、LVED)比较第31页
  (七) 治疗后两组六分钟步行试验比较第31-32页
结语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6页
综述第36-43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附录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详细摘要第46-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下一篇:阳和化岩汤干预乳腺癌癌前病变Ki67,PI3K的临床及实验研究